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药食同源原料:生姜;来源植物名:姜;使用部分及要求:新鲜根茎。


    中药生姜


    生姜的性味

    《中国药典》记载:

    辛,微温。

    《中药大辞典》记载:

    辛,温。

    ①《别录》:"味辛,微温。"

    ②《千金·食治》:"无毒。"

    ③《医学启源》:"性温,味甘辛。"

    ④《医林纂要》:"煨姜,辛苦,大热。"

    ⑤《本草再新》:"煨姜,味辛,性温平,无毒。"

    《中华本草》记载:

    味辛;性温


    生姜的归经

    《中国药典》记载:

    归肺、脾、胃经。

    《中药大辞典》记载:

    入肺、胃、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心、脾、胃四经。"

    ②《本草汇言》:"入脾、肺、肠、胃诸经。"

    ③《本草经解》:"入胆、肝、肺经。"

    《中华本草》记载:

    肺;胃;脾经


    生姜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中药大辞典》记载:

    发表,散寒,止呕,开痰。治感冒风寒,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鸟兽肉毒。

    ①《本经》:"去臭气,通神明。"

    ②《别录》:"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

    ③陶弘景:"归五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湿寒热。"

    ④《药性论》:"主痰水气满,下气;生与干并治嗽,疗时疾,止呕吐不下食。生和半夏主心下急痛;若中热不能食,捣汁和蜜服之。又汁和杏仁作煎,下一切结气实,心胸拥隔,冷热气。"

    ⑤《千金·食治》:"通汗,去膈上臭气。"

    ⑥《食疗本草》:"除壮热,治转筋、心满。""止逆,散烦闷,开胃气。"

    ⑦《本草拾遗》:"汁解毒药,破血调中,去冷除痰,开胃。"

    ⑧《珍珠囊》:"益脾胃,散风寒。"

    ⑨《医学启源》:"温中去湿。制厚朴、半夏毒。"

    ⑩《日用本草》:"治伤寒、伤风、头痛、九窍不利。入肺开胃,去腹中寒气,解臭秽。"解菌蕈诸物毒。"

    ⑾《纲目》:"生用发散,熟用和中,解食野禽中毒成喉痹;浸汁点赤眼;捣汁和黄明胶熬,贴风湿痛。"

    ⑿《本草从新》:"姜汁,开痰,治噎膈反胃,救暴卒,疗狐臭,搽冻耳。煨姜,和中止呕。"

    ⒀《会约医镜》:"煨姜,治胃寒,泄泻,吞酸。"

    ⒁《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疝痛有效。"

    《中华本草》记载:

    散寒解表;降逆止呕;化痰止咳。主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呕吐;痰饮喘咳;胀满;泄泻


    生姜的用法用量

    《中国药典》记载:

    3~9g。

    《中药大辞典》记载:

    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外用:捣敷,擦患处或炒热熨。

    《中华本草》记载:

    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冲。外用:适量,捣敷;或炒热熨;或绞汁调搽搽


    当归生姜羊肉汤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当归30g,生姜60g 食材:羊肉750g

    辅料:葱30g,黄酒50ml 

    调味品:盐15g

    制作

    ①将羊肉切块、淖水备用;当归清水洗净,葱姜切片备用。

    ②羊肉、葱、姜、黄酒、当归同放砂锅内,加开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煲1小时左右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补血、散寒。

    适用人群:适用于血虚、阳虚体质人群,常表现为神倦乏力、头晕、心慌、怕冷等症。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合并有口干口苦、咽喉肿痛及大便干结等人群慎用。 


    当归生姜牛肉汤

    【食材】

    主料 、牛后腿肉 250克

    辅料 、清水 适量 、盐 适量 、当归 3克 、生姜 3克

    【步骤】

    1.食材:牛后腿肉、生姜和当归。

    2.生姜去皮,洗净,拍松。

    3.当归用清水洗净。

    4.全部食材放入炖盅内。

    5.加入适量的清水。

    6.盖盖。

    7.放入隔水炖锅中。

    8.倒入开水。

    9.盖锅盖。

    10.通电,按【快炖】键,时间3小时。

    11.时间到,断电。

    12.将炖盅拿出,放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可上桌享用。


    人参茯苓生姜粥

    主要原料:人参5克,白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人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30分钟,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两次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效用说明: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宜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地黄生姜粥

    主要原料:生地黄汁15克,生姜汁20滴,粳米5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如常法煮米做粥,将熟加入地黄汁、生姜汁,搅匀即成,食时加红糖少许。

    效用说明:养阴血,温中益冲脉。适宜于初产血脉空虚、气弱而腹中恶血

    不下之腹部作痛等症。


    吴茱萸生姜粥

    主要原料:吴茱萸10克,糯米100克,生姜3片。

    制作方法:将吴茱萸用纱布袋装好先下,糯米、生姜共煮稀粥,粥成后拣去吴茱萸、生姜即成。

    效用说明:温中止痛。适宜于寒性胃痛患者的辅助食疗。


    生姜粥

    主要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制作方法: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醋。

    效用说明:解表散热,温胃止呕。适宜于外感风寒暑湿之邪而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呕逆等症。


    桂圆生姜汤(《泉州本草》)

    配方

    桂圆干14枚,生姜3片,食盐适量。

    制法

    桂圆干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浸泡后,再加入生姜、食盐,煮约半小时即成。

    效用

    本品有补脾止泻功效,适用于脾虚泄泻。

    按语

    本品方名为后补。原方用于脾虚泄泻,为治疗脾虚泄泻方。脾胃虚弱,运化无权,则见泄泻,法宜补脾止泻。方中以桂圆为主,补脾胃以止泄泻;以生姜为辅佐,温中止泻,合用而为补脾止泻之方。本品偏于温补,对脾虚偏寒之泄泻尤为适宜。

    《泉州本草》还以本品加大枣煮汤食,变补脾止泻方为补益气血方,用于“妇人产后浮肿”。

    本品重在温补,对湿热泄泻者不宜食用。


    当归生姜羊肉汤

    原料:当归10克,生姜10克,羊肉1000克,盐少许。

    制作:将羊肉洗净,剔去筋膜,放入沸水内,汆去血水,捞出待冷切成条块;将生姜、当归洗净,切成片,砂锅内放入清水适量,将羊肉块放入,再加入当归、生姜,以武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炖1小时,至羊肉熟烂,加盐少许。拣去生姜、当归后,食肉,饮汤,早晚各1次。

    作用:温经养血止痛。用于产后血虚、腹中寒痛及寒疝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