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竹茹;来源植物名:青秆竹、大头典竹或淡竹;入药部位:茎秆的干燥中间层。


    中药竹茹


    竹茹的性味

    《中国药典》记载:

    甘,微寒。

    《中药大辞典》记载:

    甘,凉。

    ①《别录》:"微寒。"

    ②《药性论》:"甘。"

    ③《纲目》:"甘,微寒,无毒。"

    ④《药品化义》:"味苦,性凉。"

    ⑤《本草再新》:"味甘辛,性微寒,无毒。"

    《中药大辞典》记载:

    性微寒,味甘。

    《中华本草》记载:

    甘;微寒


    竹茹的归经

    《中国药典》记载:

    归肺、胃经。

    《中药大辞典》记载:

    入胃、胆经。

    ①《本草经疏》:"入足阳明胃经。"

    ②《药品化义》:"入胆、胃二经。"

    ③《本草经解》:"入膀胱、脾经。"

    ④《本草求真》:"入肺、胃。"

    ⑤《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中华本草》记载:

    脾;胃;胆经


    竹茹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烦热呕吐,惊悸失眼,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中药大辞典》记载: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治烦热呕吐、呃逆,痰热咳喘,吐血,衄血,崩漏,恶阻,眙动,惊痫。

    ①《别录》:"主呕畹,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②《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③《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④《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⑤《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痢,妇人胎动。"

    ⑥《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吐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痫,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⑦《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⑨《本单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水血,消痈痿肿毒。"

    《中药大辞典》记载: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

    《中华本草》记载:

    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竹茹的用法用量

    《中国药典》记载:

    4.5~9g。

    《中药大辞典》记载:

    内服:煎汤,1.5~3钱。外用:熬膏贴。

    《中华本草》记载:

    内服:煎汤,5-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熬膏贴。


    芦根竹茹粥

    主要原料:新鲜芦根约150克,竹茹20克,粳米100克,生姜2片。

    制作方法:将鲜芦根(活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欲熟时加人生姜2片,稍煮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除烦、生精、止呕。适宜于因高热引起的口渴、心烦、胃热呕吐或咂逆不止、妇女妊娠恶阻、肺痈、痰热咳喘,咳吐脓性浊痰等症。


    芦根代茶饮

    主要原料:鲜芦根2支,竹茹4.5克,焦山楂9克,炒谷芽9克,橘红2.4克,霜桑叶6克。

    制作方法:芦根切碎,与其它药物一起加水500克,煎煮30分钟,静置片刻过滤取汁。

    效用说明:清利头目,调和脾胃。适宜于头昏目涩、消化功能失调、食少乏力等症。


    生津代茶饮

    主要原料:青果5个,石斛6克,甘菊6克,荸荠5个,麦门冬9克,鲜芦根2支,桑叶9克,竹茹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作方法:荸荠、黄梨丢皮,石斛、芦根切碎,青果掰开去核,将上述各物混合,加水2000克,小火煎煮、小时,静置片刻,过滤取汁。

    效用说明:生津止咳,情热解暑。适宜于温病热盛、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等症。


    育神茶

    原料:茯神3g、炒枣仁2g、远志1g、半夏2g、竹茹2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沸后代茶饮。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养心,清化痰热,安神除烦。

    用途:心脾两虚,痰热内扰,失眠、心悸。

    来源:传统药茶方。


    腹皮麦冬茶

    原料:腹皮1g、麦冬3g、天花粉3g、茯苓3g、竹茹1.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化痰,理气化湿。

    用途:热滞脾胃,痰湿内蕴所致胸腹满闷、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花粉苓通茶

    原料:天花粉3g、茯苓3g、木通2g、竹茹3g、麦冬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养阴生津。

    用途:湿热内滞头闷身痛,不思饮食、恶心、口苦。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青草河茶

    原方:竹茹5g、大青叶3g、草河车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肺炎;肝炎;尿路感染;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苓茶

    原方:竹茹5g、蒲公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蒲公英、土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绿茶饮用。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滞健胃。

    用途:消化性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橘茶

    原料:竹茹5g、橘皮3g、大枣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橘皮、大枣、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和中止呕。

    用途:热病胃中不适呕吐。

    来源:《金匮要略》。


    竹甘茶

    原料:竹茹5g、甘草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热病呕吐伤津、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麦茶

    原料:竹茹5g、麦门冬3g、小麦3g、生姜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茹、麦门冬、小麦、生姜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火生津,和胃。

    用途:产后虚烦、头痛短气欲绝。

    来源:《千金方》。


    竹舒茶

    原料:竹茹5g、石膏3g、桂枝3g、白薇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竹茹、石膏、桂枝、白薇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止呕。

    用途:妇女胃有热烦乱呕逆。

    来源:《金匮要略》。


    竹苓茶

    原料:竹茹5g、茯苓3g、半夏3g、橘皮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茯苓、半夏、橘皮、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后饮用。

    功能:清热止呕,运脾除湿。

    用途:妊娠恶阻呕吐。

    来源:《千金方》。


    竹梅茶

    原料:竹茹5g、乌梅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

    功能:清热生津。

    用途:伤暑烦渴不止。

    来源:《圣济总录》。


    竹茹茶

    原料:竹茹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凉血,化痰止呕。

    用途:烦热呕吐、衄血、吐血;痰黄稠。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