榧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榧子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药食同源原料:榧子;来源植物名:榧;使用部分及要求:成熟种子。


    中药榧子


    榧子的性味

    《中国药典》记载:

    甘,平。

    《中药大辞典》记载:

    甘,平。

    ①《本经》:"味甘,温。"

    ②《别录》:"有毒。"

    ③《千金·食治》:"味甘平涩,无毒。"

    《中华本草》记载:

    甘;涩;性平


    榧子的归经

    《中国药典》记载:

    归肺、胃、大肠经。

    《中药大辞典》记载:

    入肺、胃、大肠经。

    ①《本草经疏》:"入手太阴、阳明经。"

    ②《本草新编》:"入胃、脾、大肠经,又入肺。"

    《中华本草》记载:

    大肠;胃;肺经


    榧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

    杀虫消积,润燥通便。用于钩虫、蛔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大便秘结。

    《中药大辞典》记载:

    杀虫,消积,润燥。治虫积腹痛,小儿疳积,燥咳,便秘,痔疮。

    ①《本经》:"主腹中邪气,去三虫,蛇螫。"

    ②《别录》:"主五痔。"

    ③陶弘景:"疗寸白。"

    ④孟诜:"令人能食,消谷,助筋骨,行营卫,明目。"

    ⑤《日用本草》:"杀腹间大小虫,小儿黄瘦,腹中有虫积者食之即愈。又带壳细嚼食下,消痰。"

    ⑥《生主编》:"治咳嗽,白浊,助阳道。"

    ⑦《本草备要》:"润肺,杀虫。"

    ⑧《本经逢原》:"与使君子同功。"

    ⑨《本草再新》:"治肺火,健脾土,补气化痰,止咳嗽,定呵喘,去瘀生新。"

    《中华本草》记载:

    杀虫;消积;润燥。主肠道寄生虫病;小儿疳积;肺燥咳嗽;肠燥便秘;痔疮


    榧子的用法用量

    《中国药典》记载:

    9~15g。

    《中药大辞典》记载:

    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

    《中华本草》记载:

    内服:煎汤,15-50g;连壳生用,打碎人煎;或10-40枚,炒熟去壳,取种仁嚼服;或入丸、散。驱虫宜用较大剂量,顿服;治便秘、痔疮宜小量常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