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药膳做法

药食同源原料:茯苓;来源植物名:茯苓;使用部分及要求:菌核。


    中药茯苓


    茯苓的性味

    《中国药典》记载:

    甘、淡,平。

    《中药大辞典》记载:

    甘淡,平。

    ①《本经》:"味甘,平。"

    ②《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性温,味淡。"

    《中华本草》记载:

    甘;淡;平


    茯苓的归经

    《中国药典》记载:

    归心、肺、脾、肾经。

    《中药大辞典》记载:

    入心、脾、肺经。

    ①《汤液本草》:"入手大阴,足大阳、少阳经。"

    ②《本草蒙筌》:"入膀胱、肾、肺。"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小肠三经。"

    ④《本草经疏》:"入手足少阴,手太阳,足太阴、阳明经。"

    《中华本草》记载:

    心;脾;肺;肾经


    茯苓的功效与作用

    《中国药典》记载: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中药大辞典》记载:

    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哕,泄泻,遗精,淋浊,惊悸,健忘。

    ①《本经》:"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

    ②《别录》:"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

    ③《药性论》:"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④《日华子本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

    ⑤《伤寒明理论》:"渗水缓脾。"

    ⑥《医学启源》:"除湿,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溺黄或赤而不利。《主治秘诀》云,止泻,除虚热,开腠理,生津液。"

    ⑦王好古:"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

    ⑧《药征》:"主治悸及肉瞤筋惕,旁治头眩烦躁。"

    《中华本草》记载:

    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主小便不利;水肿胀满;痰饮咳逆;呕吐;脾虚食少;泄泻;心悸不安;失眠健忘;遗精白浊


    茯苓的用法用量

    《中国药典》记载:

    9~15g。

    《中药大辞典》记载:

    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中华本草》记载:

    内服:煎汤,10-15g;或入丸散。宁心安神用朱砂拌。


    百冬灌藕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生百合60g,山药100g,白茯苓60g,天冬60g 

    食材:鲜藕400g,牛奶150g,大枣50g 

    辅料:蜂蜜20g

    制作

    ①将生百合、山药、天冬研烂,加蜂蜜再研磨极细,与白茯苓研末后调匀。

    ②红枣煮熟去核做成枣泥,加入茯苓粉混合物,调入牛奶,令稀稠适中,灌入藕孔中,令孔皆满。将藕头堵住藕孔,再用竹签固定结实,上屉蒸熟即可。

    ③煮藕时忌用铁器,以免引起食物发黑。

    功效:健脾化痰,止咳平喘,补肾润肺。

    适用人群:适用于咳嗽属于燥邪犯肺证,常表现为口干舌燥、喝水后仍不能缓解、鼻腔干燥易出血、咽痒咽痛、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等。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用人群:风寒咳嗽、虚寒性出血、脾胃不佳者忌食。


    健脾益气粥

    配方

    药食两用材料:生黄芪10g,党参10g,茯苓6g,炒白术6g,薏苡仁10g 

    食材:大米200g,大枣20g

    制作

    ①将生黄芪、炒白术装入纱布包内,放入锅中,加3000ml清水浸泡40分钟备用;将党参、茯苓蒸软后切成颗粒状备用;将薏苡仁浸泡回软后,放入锅中煎30分钟备用。

    ②大米、大枣放入浸泡药材包及薏苡仁煮后的锅中,大火煮开后改文火熬煮2小时,取出纱布包,加入党参、茯苓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

    适用人群:适用于脾气亏虚证的各类人群,常表现为平素痰多、倦怠无力、食少便溏,每当饮食失当引发,舌苔薄白、脉细缓等症。亚健康或健康人群用作日常食养保健。

    禁忌人群:面赤气粗、痰壅肿胀、腹痛拒按、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等一系列以实邪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禁食;糖尿病患者禁食。


    鸡内金泡茶

    家禽鸡体内的砂囊内壁(简称鸡内金),能研磨石头并完全消食,而用鸡内金与绿茶、淡竹叶、甘草、小蓟(微博)、金银花、茯苓、桃仁、枸杞子泡茶喝,不仅能迅速化掉人体内的各种结石,还能疏肝胆、强肾脾。《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瓷、石、铜、铁,通过鸡内金皆能消化,鸡内金天生善化瘀积之物,通达胃肝胆肾、走的是大肠、膀胱二经。


    高丽参羊肉粥

    药材:高丽参5克、黄芪25克、茯苓5克、大枣7枚。

    食材:羊肉2两、粳米1斤。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先将羊肉去脂皮细切。

    2.将一半细切的羊肉与高丽参、黄芪、茯苓、大枣加水适量煮,去渣加入粳米煮粥。

    3.将另一羊肉熟后在加少许盐即可食用。

    功用:补气益血、健脾温肾,用于脾虚食少、气短无力,以及肾亏头昏耳鸣夜尿频多等症。


    阿胶茯苓炖猪瘦肉

    药材:阿胶3~5克,人参5克,茯苓、陈皮、白术各6克。

    食材:猪瘦肉100克。

    调料:盐适量。

    做法

    1.人参、茯苓、陈皮、白术一同炖瘦肉后。

    2.倒入碗里混合碎阿胶后服用。

    吃法:每周1~2次。

    功用:调和气血、滋养脾胃。


    天麻鱼头

    药材: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

    食材:鲜鲤鱼1尾(1500克)。

    调料: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生姜、水豆粉各适量。

    做法

    1.将鲜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次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

    2.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将鱼仍置盆内,然后加入葱、生姜和 适量清水,上笼蒸约30分钟。

    3.将鱼蒸好后,拣去葱和生姜。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料 酒、酱油、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功用:天麻滋润多液,能养血熄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A和维生素D。


    五指毛桃炖老母鸡

    【食材】

    主料 、五指毛桃 100克 、土茯苓茯 50克 、老母鸡 250克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步骤】

    1.选好要放的材料:五指毛桃桃土茯苓百合红枣

    2.五指毛桃和土茯苓要选天然晒干的,如果选到有硫磺的煲汤会有酸味哟。

    3.将材料下锅

    4.加适量水快炖两个钟,就可以了。

    5.一款特有椰香味————祛湿清热、益气生津、补肺的五指毛桃桃汤靓靓出炉了。


    土茯苓生地煲排骨

    【食材】

    主料 、排骨 250克 、生地黄 50克 、土茯苓 200克

    辅料 、盐 适量 、葱花 少许 、姜 1块

    【步骤】

    1.新鲜土茯苓洗干净,刨去皮,生地泡水

    2.排骨洗干净放进去煲里

    3.加适量的水

    4.土茯苓切断,把两个装进去汤袋里面,(我懒的煲好了去挑)

    5.放进去煲里面,大火煲开

    6.煲开后捞去浮沫

    7.加上一块姜,小火煲90分钟

    8.煲好后加上适量的盐即可


    黄精茯苓瘦肉汤

    【食材】

    主料 、黄精 15克 、茯苓 15克 、瘦肉 150克

    辅料 、姜 适量 、盐 适量 、蜜枣 适量

    【步骤】

    1.茯苓黄精,蜜枣等用清水过一下备用;

    2.瘦肉切适量大小,同姜片一起冷水下锅焯掉血水;

    3.洗净,沥干瘦肉,放炖盅;

    4.加入1备好的配料;

    5.加入约8分满的开水;

    6.按电子炖盅说明,在外围也加适量开水;

    7.盖好盖子,炖约2.5-3小时左右 ;

    8.食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即可!


    四神猪肚汤+凉拌猪肚——一汤一肉一锅出

    【食材】

    主料 、猪肚 1个 、淮山 30克 、芡实 10克 、莲子 10克 、薏米 20克 、茯苓 30克 、白胡椒 5克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姜丝 适量 、香麻油 适量 、辣椒 适量 、葱花 适量 、酱油 适量

    【步骤】

    1.四神汤一包放入清水中浸泡片刻洗净;

    2.猪肚处理干净,将洗好的四神汤材料放入猪肚中

    3.如果家里没小朋友可加入一勺白胡椒粉或砸碎的胡椒粒;

    4.用牙签将猪肚的口缝紧,放入汤煲,加2L清水,大约10碗水,大火煮滚转小火煲2个小时;

    5.捞出猪肚,侧着切开猪肚,发现里面四神的汤料都满满的,将四神汤渣舀出来放进汤水里面继续煮半小时,猪肚放入冰水中浸泡15秒捞出切丝;

    6.将葱花、姜丝、辣椒丝、香油、酱油、盐铺在猪肚丝上,淋上热油,拌匀;

    7.装入盘中即可享用啦!

    8.汤水装碗加入少量食盐即可享用。


    茯苓猪骨汤

    【食材】

    主料 、鲜茯苓 300克 、猪骨 300克 、无花果 3个 、牛膝 10克 、千斤拔 10克

    辅料 、盐 适量

    【步骤】

    1.备材料

    2.猪骨煮出血水

    3.把所有材料放锅内,加入适量的水

    4.加盖小火煲2小时

    5.汤成后用盐调味

    6.再煲5分钟左右,关火即可饮用


    土茯苓生地骨头汤

    【食材】

    主料 、猪骨头 400克 、生地 50克 、土茯苓 50克

    辅料 、盐 适量 、蜜枣 1颗 、薏米 15克 、眉豆 50克

    【步骤】

    1.猪骨斩大块,其他食材称量好。

    2.砂锅装入适量清水,把洗净的眉豆与薏米放入。

    3.接着冲洗过的土茯苓。

    4.加入一颗蜜枣,这是为了让汤水带着一股清甜味。

    5.猪骨头焯水洗净,放入锅中。

    6.盖好盖子,开大火,锅开后,转小火继续煲2小时。

    7.当汤煲至100分钟时,把生地切片加入,继续煲20分钟即可。

    8.食用前可根据自家口味调入适量盐。


    土茯苓鸡骨草清肝汤

    【食材】

    主料 、土茯苓 250克 、鸡骨草 80克 、赤小豆 100克 、猪骨头 300克 辅料 、油 适量 、盐 适量

    【步骤】

    1.准备好材料。

    2.猪骨头焯水后洗干净。

    3.砂锅煮水,先放骨头煲15分钟。

    4.再放鸡骨草。

    5.放土茯苓。全部材料放进去,煲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了。


    祛湿汤

    【食材】

    主料 、扁豆 20克 、赤小豆 20克 、莲子 15克 、土茯苓 30克 、薏仁 15克 、党参 15克 、山药 15克 、排骨 300克 辅料 、盐 适量

    【步骤】

    1.材料

    2.排骨洗净,冷水下锅,焯水,捞出

    3.其它药材洗净

    4.药材放入砂锅,加入适量清水

    5.将焯过水的排骨放入锅中

    6.武火煮开,转小火煲二小时左右

    7.以盐调味即可


    天麻鲤鱼

    主要原料:天麻25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鲜鲤鱼1条(约1500克),酱油、料酒、食盐、味精、白糖、胡椒粉、香油、葱、姜、水豆粉各适量。

    制作方法:鲤鱼去鳞、鳃和内脏,洗净装入盆内,将川芎、茯苓切成大片,用第二遍米泔水泡上,再将天麻放入泡过川芎、茯苓的米泔水中浸泡4—6小时,捞出天麻,置米饭上蒸透,切成片待用。将天麻片放入鱼头和鱼腹内,置盆内,放入葱、姜,加入适量清水,上屉蒸约30分钟,蒸好后拣去葱、姜。

    另用水豆粉清汤、白糖、食盐、味精、胡椒粉、香油烧开勾芡,浇在天麻鱼上即成。

    效用说明:平肝熄风,定惊止痛,行气活血。适宜于虚火头痛、眼黑肢麻、神经衰弱、高血压头昏等症。


    八宝藕粉

    主要原料:真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熟)、莲子肉(留心)、川贝母(去心)、淮山药(炒黄)、奶粉各125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上述七物共研细末。每次约20克,滚水冲调,外加蜂蜜6克。

    效用说明:滋补良药。老人肾虚或病后失调者早餐或当点心吃均可。


    人参茯苓生姜粥

    主要原料:人参5克,白茯苓20克,生姜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人参、生姜切为薄片,把茯苓捣碎,浸泡30分钟,煎取药汁,后再煎取汁。将两次煎药汁合并,分早、晚两次同粳米煮粥服食。

    效用说明:益气补虚,健脾养胃。适宜于气虚体弱、脾胃不足、倦怠无力、面色苍白、饮食减少、食欲不振、反胃呕吐、大便稀薄等症。


    安心绝梦汤

    主要原料:皮尾参、茯苓、白术、菟丝子、酸枣仁、沙参、丹参各6克,芡实、山药、熟地各9克,五味子、莲心,陈皮各3克。

    制作方法:上述各料全部放入砂锅,加水煮。

    效用说明:安神健脑。梦多、神衰者宜睡前服,年龄过高者半量,生效后停服。


    炙黑豆

    主要原料:黑豆500克,山茱萸10克,茯苓、当归、桑椹、熟地黄、补骨脂、莲丝子、旱莲草、五味子、枸杞子、地黄皮、黑芝麻各10克,精盐适量。

    制作方法:黑豆用温水泡30分钟。将上述中药装入纱布袋扎紧,放人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30分钟取煎液1次。共取煎液4次,合并煎液,放入铝锅内,倒入黑豆,加精盐,先以旺火烧沸,再文火煎熬至药液涸干。将黑豆晒干,装瓷罐(或瓶中)贮存,每天随量嚼食。

    效用说明:补肾益精,强筋壮骨。适宜于头昏目眩、耳鸣、耳聋、身体消瘦、腰腿酸痛、筋骨无力等属于肾精不足、肾阴亏损等症。对神经衰弱、尿频、遗精也有一定疗效。


    芡实茯苓粥

    主要原料:芡实15克,茯苓10克,大米适量。

    制作方法:将芡实、茯苓捣碎,加水适量,煎至软烂时,再加入淘净的大米,继续煮烂成粥。

    效用说明:适宜于精液异常患者食用。


    乌发蜜膏

    主要原料:何首乌20克,茯苓200克,当归50克,枸杞50克,菟丝子50克,牛膝50克,补骨脂50克,黑芝麻20克,蜂蜜适量。

    制作方法:上述备料入盆加水适量,浸泡发透,再放入铝锅内加热煎煮。

    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得煎液3次,合并煎液。先以武火后以文火加热熬煎液,至稠粘如膏时加蜂蜜1倍,调匀,加热至沸,停火,冷却装瓶即成。每次一匙,以沸水冲化顿服。

    效用说明:补血养阴。适宜于须发白或脱发等症。


    琼玉膏

    主要原料:人参1000克,生地黄汁8000克,白茯苓2450克,白沙蜜5000克。

    制作方法:人参、白茯苓研成细末,白沙蜜用生绢过滤,生地黄取自然汁(捣时不用铜铁器),将四味药合并一处拌匀,装入瓷瓶或罐内,用净纸20—30层封严。用大铝锅一口,盛装净水,再将瓷瓶或罐放入铝锅内,隔水煮熬,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经3天3夜炖熬后取出,用蜡纸数层包严瓷瓶口,入水中浸过,取出后再放入原铝锅内炖熬1天1夜即成。

    效用说明:补气补血,填精补髓。可作为中老年人平时的保健食品。每次一匙空腹服。


    山药茯苓包子

    主要原料:山药粉100克,茯苓粉100克,面粉500克,白糖300克,食用碱、猪油、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山药粉、在冬粉放入碗中,加水适量,调成糊状上展蒸30分钟,加猪油、白糖、调料调成馅备用。将面粉发酵,加入适量的食用碱,做成包子,蒸熟即成。

    效用说明:益脾胃、补气。固精。适宜于脾胃不健、食少遗尿、尿频等症。


    苓藕饮

    主要原料:茯苓12克,藕120克,山药12克,百合10克,大枣10个。

    制作方法:先将鲜藕洗净切片,再与四物台煮至浓汁代茶饮。

    效用说明:滋养肺阴,补益脾气。凡属阴虚肺燥、脾胃不足而引起的咳嗽痰中带血丝、食少、大便不畅等症,可辅以此饮。


    茯苓包子

    主要原料:茯苓30克,面粉1000克,鲜猪肉500克,生姜、胡椒,香油、料酒、食盐、酱油、大葱、骨头汤适量。

    制作方法:将茯苓块放入锅内,每次加水约250克,加热煮沸3次,每次煮沸1小时(以沸开始计时),3次药汁合并滤净待用。把面粉倒在案板上,加入发面300克,温热茯苓水500克,使成发酵面团。将猪肉剁茸,放入盆内,加酱油拌匀,再加调料,搅拌成馅。按常法做成包子,上屉用武火蒸约15分钟即成。

    效用说明:养心安神,健脾开胃,除湿化痰,利水肿,适宜于脾胃虚弱、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心悸失眠等症。


    莲子茯苓糕

    主要原料:莲子肉、茯苓、麦冬各300克,白糖、桂花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莲子肉、茯苓、麦冬共研成细面,加入白糖、桂花拌匀,用水和面蒸糕。

    效用说明:宁心健脾。凡因心阴不足、脾气虚弱而引起的消渴、心悸、食少、形瘦、乏力等症者,可辅食此糕。


    桂心粥

    主要原料:桂心2克,茯苓2克,桑白皮3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用水煎煮桂心、茯苓,桑白皮,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

    效用说明:温化水饮。适宜于因水饮停蓄胃脘,上逆犯肺而引起的胸满、咳逆、痰白稀、欲呕、饮食不下等症。


    茯苓粉粥

    主要原料:茯苓粉30克,白米30克,红枣(去核)7个。

    制作方法:先煮米几沸后放入红枣,将成粥时放入茯苓粉搅匀,亦可加糖少许。

    效用说明:健脾渗湿,调中止泄。适宜于因脾气不充,运化失调而引起的大便溏软、面色黄白、口中干而不欲、乏力倦怠、饮食无味等症。


    止咳梨膏糖

    主要原料:鸭梨1000克,茯苓、制半夏、川贝母、杏仁、前胡各30克,百部50克,款冬花20克,生甘草10克,白糖700克。

    制作方法:鸭梨洗净切碎,与其它各药同放人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4次,将4次煎液合并。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煎煮液较稠厚时,加白糖500克、调匀,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后,分割成若干小块,外撒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情热润燥,止咳平喘。适宜于肺热型外感、支气管炎咳嗽、咳嗽多黄痰、口渴等症。


    益脾饼

    主要原料:生芡实100克,制半夏25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生鸡胗皮25克,黑芝麻30克,熟枣肉200克,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荧实、制半夏、陈皮、茯苓、生鸡胗皮及黑芝麻研成细粉,与熟枣肉拌匀,添加适量白砂糖,制成饼,上屉蒸熟。

    效用说明:止咳平喘。


    葡萄茯苓茶

    原料:鲜葡萄30g、茯苓3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葡萄、茯苓、羌活的煎煮液泡茶。

    功用:除风湿、运脾利水。


    仙女减肥茶

    原料:茯苓2g、泽泻2g、车前草2g、山楂2g、大腹皮1g、绿茶5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或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利尿除湿,降血压、降脂、减肥。

    用途:肥胖者;水肿;高血压;高血脂。

    来源:传统药茶方。


    明宫容颜永润茶

    原料:枸杞2g、天冬2g、生地2g、人参2g、茯苓2g、绿茶5g、蜂蜜10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气养阴,美肤强身。

    用途:面色苍淡,容颜衰减。

    来源:传统药茶方。


    真人茶

    原料:茯苓2g、熟地2g、菊花2g、人参2g、柏子仁2g、红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也可去茶以煎液代茶饮。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脏益智,安神。

    用途:中老年体虚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童春茶

    原料:菟丝子3g、牛膝2g、山药2g、茯苓2g、续断2g、红茶10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上药至水沸后10~15分钟,冲泡红茶饮用。可加蜂蜜。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肾,益精神。

    用途:中老年体弱多病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天贝茶

    原料:天门冬5g、川贝母3g、茯苓3g、阿胶3g、杏仁3g、绿茶3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绿茶饮用。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咳血;吐血;肺癌;乳腺癌。

    来源:《本事方》。


    锁阳龙骨茶

    原料:锁阳5g、龙骨3g、苁蓉3g、桑螵蛸3g、茯苓3g、红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壮阳,涩精。

    用途:肾虚遗精、阳痿;遗尿;带下淋漓。

    来源:传统药茶方。


    骨萸茶

    原料:骨碎补5g、山茱萸3g、茯苓3g、熟地3g、丹皮3g、花茶5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肾益精。

    用途:肾虚耳聋耳鸣、牙齿松动疼痛。

    来源:《本草汇言》。


    芪牡茶

    原料:黄芪5g、牡蛎3g、五味子3g、茯苓3g、人参2g、绿茶5g。

    用法:用前五味药的煎煮液40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益气敛疮,生肌。

    用途:痈疽脓泄后,久不能收口。

    来源:传统药茶方。


    人参定志茶

    原料:人参3g、远志3g、菖蒲3g、茯苓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心脾气,宁神定志。

    用途:心脾气虚,恍惚振悸、梦寐惊吓。

    来源:《和剂局方》。


    四君子茶

    原料:人参3g、白术3g、茯苓3g、甘草3g、花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补脾益气。

    用途:脾胃气虚,面色惨白、食少便溏、四肢无力、精神倦怠。

    来源:《和剂局方》。


    干姜苓术茶

    原料:干姜5g、茯苓3g、白术3g、甘草3g、红茶3g。

    用法:用前几味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肾化气行水。

    用途:肾着之病,身重水肿、腰中冷、不渴、小便利。

    来源:《金匮要略》。


    保元茶

    原料:焦曲3g、谷芽3g、茯苓3g、山楂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消食导滞,健脾渗湿。

    用途:病后体弱,食纳欠佳。

    来源:传统药茶方。


    和胃调脾茶

    原料:白术3g、茯苓3g、薏苡仁3g、神曲2g、菊花2g、花茶3g。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400ml,冲泡花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除湿导滞,调和脾胃。

    用途:脾胃失调而致胃脘胀满、纳呆食滞。

    来源:传统药茶方。


    原料:谷芽5g、茯苓2g、泽泻2g、建曲2g、山楂2g、花茶3g。

    用法:用上药前五味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健脾胃,化食止泄。

    用途:脾胃虚弱食不化、泄泻。

    来源:传统药茶方。


    沉香茯苓茶

    配料:沉香5g、茯苓3g、香附2g、陈皮2g、泽泻2g、花茶3g。

    用法:用上药的煎煮液350泡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温化脾肾水湿。

    用途:脾肾久虚,水饮停积上乘于肺,咳嗽、短气、腹胁胀、小便不利。

    来源:《鸡峰普济方》。


    莲香茶

    原料:莲子5g、丁香0.2g、白茯苓3g、花茶3g。

    用法:用莲子、丁香、白茯苓的煎煮液250ml,泡茶饮用。

    饮至茶味淡。

    功能:温中养胃。

    用途:产后胃寒咳逆,呕不食。

    来源:《妇人良方》。


    远菖茶

    原料:远志5g、石菖蒲1g、茯苓2g、人参2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能:补心宁神。

    用途:心气不足,忧愁悲伤、神志不宁。

    来源:《古今录验》。


    远益茶

    原料:远志5g、益智仁3g、茯苓3g、大枣3枚、花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远志、益智仁、茯神、大枣至水沸后,冲泡花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心化浊。

    用途:小便赤浊淋漓。

    来源:《朱氏集验医方》。


    酸枣参茶

    原料:酸枣仁5g、人参2g、茯苓2g、花茶1g。

    用法:用酸枣仁、人参、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花茶饮用。也可不用茶。

    功能:养阴敛汗。

    用途:失眠盗汗。

    来源:《普济方》。


    旋夏茶

    原料:旋复花5g、半夏3g、茯苓3g、青皮3g、花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运湿除痰,消痞止呕。

    用途:痰饮在胸膈呕不止、心下痞硬。

    来源:《产科发蒙》。


    半茯茶

    原料:半夏5g、茯苓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半夏、茯苓、生姜至水沸后,泡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运化水湿,和中止呕。

    用途:卒呕吐、心下痞、眩晕心悸。

    来源:《金匮要略》。


    清胃化湿茶

    原料:厚朴1.5g、白术1.5g、天麻1g、半夏1.5g、茯苓2g、花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厚朴、白术、天麻、半夏、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花茶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健脾化湿,祛痰熄风。

    用途:脾胃湿困,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以致头晕目眩、心烦、肢软无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花粉苓通茶

    原料:天花粉3g、茯苓3g、木通2g、竹茹3g、麦冬3g、绿茶3g。

    用法:用3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湿,养阴生津。

    用途:湿热内滞头闷身痛,不思饮食、恶心、口苦。

    来源:传统药茶方。


    腹皮麦冬茶

    原料:腹皮1g、麦冬3g、天花粉3g、茯苓3g、竹茹1.5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化痰,理气化湿。

    用途:热滞脾胃,痰湿内蕴所致胸腹满闷、咳嗽痰多。

    来源:传统药茶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