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药膳》药膳食疗摘录


《保健药膳》药膳食疗摘录

中华保健药膳是中国饮食文化的最高峰,是中医养生之道和中国烹饪完美结合的产物。


    香菇蒸鲤鱼

    主要原料:鲤鱼1条(750克),水发香菇50克,鲜姜100克,冬笋100克,冬瓜皮50克,火腿50克,料酒、盐、味精少许。

    制作方法:将鱼除去鳞、内脏,洗净,冬笋、火腿切薄片,香菇切丁。姜、冬瓜皮切细丝,与冬笋、火腿、香菇一起放入鱼腹中,并加入适当调料。鱼放盘中,将余下火腿、冬笋、香菇围在鱼的四周,加调料,上屉蒸熟食用。

    效用说明:消肿利水。妇女妊娠期水肿者食后可消肿。


    油爆鳝片

    主要原料:中黄鳝100克,油菜叶100克,白嫖25克,水发香菇25克,蒜5克,料酒20克,酱油5克,水淀粉30克,植物油1000克(耗油50克),味精、胡椒粉、香油适量。

    制作方法:将黄鳝宰杀,剁去头,拆净骨头,洗净。肉用刀剥薄斜纹,切成长4厘米的段,放入碗内,用料酒、精盐、水淀粉和匀。油菜叶切丝,白鳔、香菇、蒜切未待用。用另一只小碗,加入味精、精盐、白糖、胡椒粉、酱油、水淀粉和清汤少许,拌匀调成黄汤待用。锅内加油,待油烧至七成热时。将油菜丝下锅炸成油菜松取出,放在盘边,再将锅内油烧滚,把鳝片倒入爆一爆(快速),连同油一起倒出,沥去油。趁热锅放入香油,将白鳔、香菇、大蒜末投入略偏片刻,倒入鳝片,烹入料酒,倒入碗内的调料,颠翻

    几下,淋入香油,起锅装盘即成。

    效用说明:补虚损,除风湿,强筋骨。适宜于体虚乏力、风寒湿痹、产后淋沥、下痢脓血、痔疮、臁疮等症。


    赤小豆鱼粥

    主要原料:鲤鱼(或鲫鱼)1条,赤小豆50克。

    制作方法:先煮鱼取汁,另水煮赤小豆做粥,临熟入鱼汁调匀(不加调料)。

    效用说明:消肿利水。凡患水肿或湿邪下注之脚气病患者,可辅食此粥。


    竹荪汤

    主要原料:竹荪1克,银耳10克,鸡蛋、盐、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将竹荪放入洗洁精中浸泡,再用清水冲洗至无洗洁精沫。银耳浸泡、洗净去蒂,鸡蛋打碎搅匀。锅中加清水,煮沸后倒鸡蛋糊,加入竹荪、银耳,以文火烧10分钟,加细盐、味精调好口味起锅即成。

    效用说明:消除腹壁脂肪,减肥、美容。


    清蒸鲤鱼

    主要原料:鲤鱼1条(约600克),玉兰片50克,香菇50克,西红柿50克,菜心50克,鸡油50克,葱、姜、蒜各10克,植物油500克(耗油50克),精盐、味精、料酒、大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鲤鱼去鳞及内脏,洗净,划斜刀。葱切斜块,姜、蒜去皮切片,玉兰片切片,香菇开水泡发洗净去蒂,西红柿用开水烫过,去皮切斜块

    去籽,菜心也烫一下,把炒勺放在旺人上,倒入植物油,烧至六成热时,将鱼下勺,急速捞出,放入鱼盘内。加入料酒、盐、味精、鸡怕、玉兰片、香菇片、葱块、姜片、蒜片、大料,放少许水,上展蒸20分钟(用旺火)。取出拣去调料,放在另一个鱼盘内,将原汤倒入汤勺内上火,加菜心、西红柿,最后放点鸡油,煮沸后浇在鱼上即成。

    效用说明:利水消肿,下气通乳。对水湿内盛。症见水肿胀满、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黄瘦、妊娠水肿者,是很好的辅助食疗品。同时能下气通乳,对痰湿阻滞、气逆咳喘及胎动不安、产后乳汁不下者,也是理想的保健滋补佳品。


    鲤鱼汤

    主要原料:大新鲜鲤鱼1条,小椒末1.5克,香菜末1.5克,葱、料酒、姜、盐、荜拨,醋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鲤鱼去鳞和内脏,洗净切块,再与小椒末、香菜末、葱、酒、盐腌拌,再下入清汤内煮,鱼熟放入醋、荜拨、生姜调和即成。

    效用说明:利疽、止渴、安胎。适宜于小便不利或妊娠胎水胀满等症。


    水煮青鸭

    主要原料:青头鸭1只,苹果5个,赤小豆50克。

    制作方法:先将鸭去毛,退净内脏,将小豆、苹果放人鸭腹内缝合煮熟,加五味佐料调匀。

    效用说明:利水消肿。适宜于因水湿内蓄,久而蕴热而引起的水肿、小便不利等症。


    鲫鱼粥

    主要原料:鲫鱼1条,高粱米(或粳米)50克,橘皮未、胡椒未、酱、葱适量。

    制作方法:鲫鱼洗净去骨取肉与米、橘皮未同椎成粥,临熟入胡椒未、酱、葱调匀。

    效用说明:和肠胃,消水肿。凡因肠胃失和,食水不调而引起的脘腹胁痛、不欲饮食、大便粘滞、形瘦而手足浮肿、日久正气渐衰者,可辅食此粥。


    荷叶米粉肉

    主要原料:五花猪肉500克,炒米粉125克,鲜荷叶3张,酱油50克,料酒50克,味精0.25克,花椒15粒。

    制作方法:将五花肉切成长10厘米、宽6厘米的长条,加入料酒、酱油、花椒(研未)、味精、白糖拌匀后腌30分钟,再加入炒米粉拌匀待用。再将每张荷叶切成4个12厘米左右的小方块共12张,每张荷叶上放一块肉和少许米粉,将其包好,放在盘中上展蒸烂即成。

    效用说明:为具有特殊风味的一般营养品。适宜于体虚脾弱、易为暑湿所伤,而致食欲不振甚或泄泻等症。


    砂仁肘子

    主要原料:猪肘子1000克,砂仁10克,葱段25克,姜块10克,大盐10克,硝3克,花椒、料酒、香油适量。

    制作方法:砂仁捣成细面,硝研细粉。将猪时子在开水中烫一下,刮洗干净,控去水分,在时子皮面用竹扦扎些眼(便于进味)。锅内放入花椒炒热,再加丧大盐和硝炒至滚烫时,取出晾温(不烫手为宜)。把温盐撤在时子上,用手搓匀,放入瓷盆中,腌24小时。把腕好的时子刮洗干净,控干水分;撒上砂仁面,用布裹成筒形,再用线绳扎紧,放入盆内,加入葱段、姜块(拍松)、料酒,勺展用大汽蒸1.5小时,取下晾凉,解开线绳布,抹上香油,食用时把时子破开,横刀切成薄片装盘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脾虚湿滞或脾胃虚弱患者。


    葵菜羹

    主要原料:羊肉500克,草果5个,良姜6克,羊肚1个,羊肺1个,蘑菇250克,胡椒15克,白面500克,葵菜500克,葱、盐、醋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羊肉、草果、良姜熬成汤,再将另炖熟之羊肚、羊肺、蘑菇切细放入汤中,再加胡椒粉及葵菜、葱、盐、醋成羹,另用白面做成面条煮熟,蘸此羹食用。

    效用说明:顺气利尿。适宜于因水湿阻遇、三焦气化失调而引起的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等症。


    瓠子汤

    主要原料:羊肉500克,草果5个,瓠子6个,白面100克,生姜、葱、盐、醋适量。

    制作方法:先煮羊肉、草果成汤去渣,另将瓤子去瓤皮,切片与熟羊肉片合拌,再将面做成面条,用肉汤煮熟后,放入姜、葱、盐、醋与瓤子、熟肉合调食用。

    效用说明:消渴利尿。凡属因水饮停蓄、津液不能勺运而引起的口渴、小便下利症、而中气又偏虚者,可辅食此汤。


    豌豆粥

    主要原料:豌豆10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豌豆用温水浸泡数日,用微人椎熟做粥如泥状,加入红糖。

    效用说明:理脾益气,法湿利水,消肿通乳。适宜于因胃肠失和,脾失健运而引起的院腹胀满,四肢轻度浮肿、对吐呕逆、大便溏泄、小便不利等症。亦可用于妇女产后乳汁不下。


    赤豆粳米粥

    主要原料:赤小豆约5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用砂锅把赤小豆煮烂,然后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后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效用说明:利小便,通乳汁。适宜于水肿病,包括急、慢性肾炎、肝硬化腹水、脚气浮肿、小便不利,以及产妇乳汁不通等症。


    赤小豆内金粥

    主要原料:赤小豆50克,鸡内金15克。

    制作方法:先煮赤小豆做粥如常法,将熟时放烧鸡内金未调匀。

    效用说明:清热利湿,消积化瘀。适宜于因湿热下注以致膀胱气化不利而引起的尿频急、尿道疼痛、尿液混浊,小腹作胀等症。


    玉米须饮

    主要原料:玉米须100克。

    制作方法:玉米须洗净,加水500克,小火煮30分钟,静置片刻,汁液滤过,加白糖适量。

    效用说明:利尿消肿,退黄、降压。可作为水肿、高血压、慢性肾炎患者的食疗饮料。


    大麦米粥

    主要原料:大麦米50克,红糖或蜜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大麦米碾碎,以水煮粥如常法,熟后放入红糖。

    效用说明:宽中下气,利小便。适宜于因中焦气阻、失其运化而引起的腹胀、小便不利等症。


    青小豆粥

    主要原料:青小豆(未成熟的黄豆)50克,小麦50克,通草5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椎通草取汁,用汁煮豆、麦做粥,亦可加入白糖少许。

    效用说明:通淋利尿。凡属温热下注、膀胱气化不利而引起的小便涩少、尿时淋漓而作痛者、可辅食此粥。


    三汁饮

    主要原料:麦门冬10克,生地黄15克,藕200克。

    制作方法:先将麦门冬、生地黄切碎,加10倍量水煎煮,过滤取汁。藕切碎,煮汁,两汁混合。

    效用说明:生津润燥。凡因津液伤燥而引起的咽干、食物难咽、反胃呕逆等症,饮此汁有一定疗效。


    人参汤

    主要原料:人参12克,橘皮3克,紫苏叶6克,砂糖50克。

    制作方法:将三物水椎熬成汁,去渣澄清,加入砂糖。坟用说明顺气开胸,止渴生津。效用说明:适宜于年老体弱,因气虚运行迟缓,以致气机阻隔而引起的胸隔、胃院虚胀、气津不布之口渴不欲多饮等症。


    五味子汤

    主要原料:北五昧子5克,紫苏梗6克,人参6克,砂糖100克。

    制作方法:将三物水煮熬成铸,去渣澄清,加入砂糖。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暖精益气。凡属肺之气阴两伤,肾水不能上承而引起的咳嗽、胸闷、口渴不欲多饮、气少乏力等症,皆可辅饮此汤。


    瓜蒌根冬瓜汤

    主要原料:瓜萎根30克,冬瓜适量,盐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冬瓜去皮子切成薄片,再与爪萎根同煮汤,加入盐少许。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清暑利尿。适宜于因暑热炽盛、的伤津液而引起的发热、多汗,口渴思冷饮、小便短赤等症。


    生津代茶饮

    主要原料:青果5个,石斛6克,甘菊6克,荸荠5个,麦门冬9克,鲜芦根2支,桑叶9克,竹茹6克,鲜藕10片,黄梨2个。

    制作方法:荸荠、黄梨丢皮,石斛、芦根切碎,青果掰开去核,将上述各物混合,加水2000克,小火煎煮、小时,静置片刻,过滤取汁。

    效用说明:生津止咳,情热解暑。适宜于温病热盛、灼伤肺胃阴津、口中燥渴、咳唾白沫、粘滞不爽等症。


    麦门冬粥

    主要原料:麦门冬30克,白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先将麦门冬捣烂煮浓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适宜于热病后因气津被耗而引起的气短、咽干、口渴、心烦、少寝或干咳等症。


    甘蔗马蹄饮

    主要原料:红皮甘蔗(连皮去节)1段,马蹄(生李养)7个。

    制作方法:将甘蔗及马蹄洗净,以水同煮成汁,代茶饮。

    效用说明:清热、生津、止渴。适宜于麻疹后期、余热未净将津液被耗所引起的口干舌燥、渴欲饮水、时有发热、烦急等症。


    梨粥

    主要原料:鸭梨3个(约重350克),粳米5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梨洗净,绞碎挤汁。米洗净,加水煮粥,待粥将熟时放人梨汁及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攻用说明养阴清热,生津止咳。适宜于阴虚肺燥的咳嗽、咽干音哑以及热病后期的心中烦热、口干渴等症。


    五汁饮

    主要原料:梨100克,荸荠100克,藕100克,麦门冬500克,鲜芦根100克。

    制作方法:将上述五物分别绞碎如泥,用布拧汁或榨挤汁。若麦门冬及芦根不易挤计时,可在绞碎后加等量凉开水,浸润30分钟后再挤汁。将五汁混合均匀后即可饮用。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清热解暑。对因高烧后津液过伤而引起的口渴较甚者,是理想的食疗饮汁。


    冰糖梅苏饮

    主要原料:冰糖750克,乌梅肉30克,葛根3克,紫苏叶15克,薄荷1.5克。

    制作方法:将乌梅肉等四物加500克水煮30分钟,过滤取汁,再加500克水煎煮一次,合并两次药汁,加冰糖适量。

    效用说明:清凉解暑,生津止渴。适宜于外感暑热、头目眩晕、口渴咽于等症,是较好的夏季保健饮料。


    银耳羹

    主要原料:银耳15克,红枣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银耳水发洗净后与红枣同煮炼成羹状,放烧白糖适量即成。

    效用说明:滋阴生津,提神益气。对阴虚人旺,低热、夏、更年期综合症有效,可四季食用。


    松子粥

    主要原料:松子仁30克,白木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如常法做粥,将熟前放入松子仁煮至成粥,加糖。

    效用说明:生津润燥。凡因津伤液燥而引起的大便经常秘结,即可辅食此粥。尤宜于治疗老年人便秘。


    乌梅粥

    主要原料:乌梅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乌梅煎取浓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冰糖少许,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生津止渴,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安蛔止痛。适宜于慢性久咳、久泻、久痢、便血、尿血、虚热烦渴等症。夏季于渴也可饮用。


    甘蔗粥

    主要原料:甘蔗汁100克,粳米50克。

    制作方法:将新鲜甘蔗榨汁约100克,对水适量,用粳米煮粥。

    效用说明:情热生津,养阴润燥。适宜于热痛恢复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烦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结等症。


    白扁豆粥

    主要原料:白扁豆60克(鲜品加倍),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将白扁豆、粳米同煮成粥。

    效用说明:适宜于脾胃虚弱、食少呃逆、暑温泻痢、夏季烦渴等症。


    明月映牡丹

    主要原料:银耳15克,鹌鹑蛋12个,火腿片及菜叶,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银耳水发洗净,用小酒盅12只,揩干,蛊内抹上猪油,每盅磕入鹌鹑蛋一个。并放入呈菱形薄火腿片6片,使之组成一朵几何图案的小花,配上一片菜叶,连盅上展蒸3分钟。往炒锅中加鸡汤或肉汤、银耳,用武火烧滚,加盐、味精,勾琉璃芡。淋上香油,盛在盆中央。再把鹌鹑蛋用牙签拨出酒盅,匀称地围在银耳四周即成。

    效用说明:补肾、润肺、生津、提神、益气、健脑、嫩肤。适宜于婴儿、孕妇及老人食用。


    菠萝鸡片

    主要原料:鸡脯肉300克,罐头菠萝150克,香菇15克,水发玉兰片15克,火腿15克,蛋清1个,调料适量。

    制作方法:将鸡脯肉去皮、筋,洗净,切成片,用鸡蛋清、料酒、味精、盐少许浆好。把香菇、玉兰片、火腿切成片。鸡脯片用温油滑开,将香菇、玉兰片、火腿一同下锅,稍滑一下即倒入漏勺内控油。在另一灶上坐锅,加油少许,放清汤150克,加入调料,用湿玉十粉勾芡,再将鸡片和配料下锅,加入菠萝,点上豆浆,淋上鸡油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解暑,生津止渴。适宜于炎暑季节作解暑之品,且可用以治疗肾炎、支气管炎以及肠炎腹泻等症。


    丁香鸭子

    主要原料:净鸭子1只(约重1500克),丁香6克,白菜心250克,西红柿150克,酱油15克,料酒12克,葱、姜各15克,香油20克,植物油750克,精盐、味精、白糖、胡椒面适量。

    制作方法:鸭子洗净,沥干水分。白菜心、西红柿洗净。葱切段,姜切片。

    鸭子用料酒、酱抽、盐、白糖、胡椒面、丁香、葱、姜。味精拌匀,腌渍入味(约2小时)。把鸭子取出用钩子钩住,挂在透风处晾干(盆内的调料留用),待鸭皮晾于后,把腌鸭子的调料塞入鸭腹内,上展用旺火蒸烂取出,拣去葱、姜、丁香。白菜洗净,切成细丝,放上白糖、醋、香油,拌匀人味,围在盘子边上。西红柿洗净后切成厚片,围在盘边白菜外圈。烧热植物油,把鸭炸透至皮酥,捞起,剁成块放在盘中,仍摆成鸭的形状即成。

    效用说明:滋肾助阴,补阴生津。适宜于食欲不振、心烦口渴、疲乏无力、胃中呃逆、腰膝酸软者食用。


    清拌银芽

    主要原料:绿豆芽(银芽)400克,料酒5克,香油10克,精盐、白糖、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将绿豆芽去根洗净,放入沸水锅内烫熟捞出,再用凉开水过冷,沥干水后放入盘内。将精盐、白糖、味精、料酒、香油一起放人碗内,调匀后浇在绿豆芽上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解毒、利水。适宜于暑热烦渴、水肿、疮疡肿毒、小便赤热不利等症。


    荸荠海蜇汤

    主要原料:荸荠60克,海蜇头60克。

    制作方法:先将海蜇头漂洗去咸味,再与荸荠同煮。亦可将蜇头、荸荠取出蘸酱油食用。

    效用说明:清热泻火,益阴生津。适宜于上焦火炎而致耳鸣、耳聋、耳部胀疼,心烦胸热、厌食不饥等症。


    虎骨酒

    主要原料:虎胫骨1具,红曲、秫米各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骨酥炙撞碎,红曲、秫米酿酒如常法。亦可用酥炙虎骨60克,黄羊角屑30克,芍药60克浸泡在100克白酒内,封固7天(秋、冬封固14天)即可。

    效用说明:益肾强骨,祛风止痛。适宜于肾气不充,风侵筋骨而引起的臂、胫疼痛等症。


    仙灵脾酒

    主要原料:仙灵脾60克,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仙灵脾装入纱布袋中,浸泡在酒内,封固3日之后。后即可饮用。

    效用说明:祛风益肝肾,强筋壮骨。适宜于阴阳两损、命门火衰而引起的男子阳痿、女子不孕、四肢不仁等症。


    茵陈酒

    主要原料:茵陈蒿、秫米、红曲各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茵陈蒿炙黄,和红曲、秫米如常法酿酒。

    效用说明:祛风湿,缓筋急。适宜于风湿阻滞引起的筋骨挛急等症。


    竹叶酒

    主要原料:淡竹叶30克,白酒500克。

    制作方法:将淡竹叶剪碎装入纱布袋中,浸泡酒内,3日后即可饮用。

    效用说明:祛风湿,畅心神。适宜于风湿热痹、关节热痛而心烦、尿黄赤者。


    姜糖饮

    主要原料:鲜姜30克,红糖50克。

    制作方法:姜切薄片,用沸开水泡彻,10分钟后加入红糖热服,也可煮一二沸后饮用。

    效用说明:温中、散寒、止痛。适宜于因寒气凝滞而引起的脘腹或小腹作痛(妇女痛经)等症。


    葱椒饮

    主要原料:葱3寸段,生姜3片,胡椒面少许。

    制作方法:用滚开水冲泡葱、姜及胡椒面,热饮。

    效用说明:通阳温经,散寒止痛。适宜于阴寒内侵、伤及中焦而引起的脘腹冷痛、喜暖喜按、时欲呕吐清水等症。


    羊肚羹

    主要原料:羊肚1个,粳米50克,蜀椒30粒,生姜6克,葱白数根,豆鼓适量。

    制作方法:将羊肚洗净,蜀椒去皮取粒炒出汗,再将粳米等拌匀放入羊肚内缝口,用水煮烂熟,加调料即成。

    效用说明:祛风散寒。适宜于胃虚寒,因感受寒凉而诱发之呕吐、胃院作痛、身冷喜暖等症。


    天麻炖猪脑

    主要原料:天麻15克,猪脑1个。

    制作方法:天麻洗净、切片,猪脑洗净。将猪脑、天麻片放入搪瓷盆内隔水炖熟。

    效用说明:祛风开窍、通血脉、镇静、滋补。适宜于肝虚型高血压、动脉硬化、美尼尔氏综合症、神衰、头晕眼花及脑血管意外致半身不遂等症。


    四和汤

    主要原料:白面500克,芝麻500克,茵香60克,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上述四物炒熟研未,调拌均匀即成。

    效用说明:温阳、散寒、止痛,适宜于肝肾虚寒或寒滞肝脉而引起的小腹拘急作痛、疝气坠痛等症。


    茴香汤

    主要原料:炒茴香500克,川楝子250克,陈皮250克,炒甘草120克,炒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五物合研成细未,用滚开水冲调约5克,每日晨起空腹食用。

    效用说明:温肾散寒,理气止痛。凡属寒气下流而引起的疝气、小腹胀痛等症,可常饮此汤。


    百合蜂蜜

    主要原料:干百合10克,蟀蜜25克。

    制作方法:将干百合洗净,放入瓷碗内,加入蜂蜜。上屉蒸约1小时取出,晾至温热服用。

    润肺止咳。适宜于肺痨久咳、咯脓痰、低热烦闷者食用。


    茴香粥

    主要原料:小茴香15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煎小茴香取汁、去渣,烧粳米煮成稀粥。或用小茴香5克研成细未,调入粥中椎食。

    效用说明:行气止痛,健脾开胃。适宜于小肠疝气、脘腹胀满,睾丸肿胀偏坠、胃寒呕吐、食欲减退,以及鞘膜积液、阴囊橡皮肿、嵌闭性小肠疝、慢性胃炎。胃弱、胃肠下垂、乳汁缺乏等症。


    羊头烩

    主要原料:白羊头1个,五味佐料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羊头洗净,上屉蒸熟。切细,以五味佐料调汁与羊头肉和烩。

    效用说明:祛风眩,补虚赢。适宜于虚风内动之眩晕、形体瘦弱、手足无力等症。


    羊肉羹

    主要原料:羊肉250克,白萝卜1个(150—200克),草果3克,陈皮30克,良姜3克,荜拨3克,胡椒3克,精盐6克,味精、葱、姜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羊肉剔去筋膜,洗净后入沸水锅内除去血水,捞出后再用凉水漂洗干净。切成约10厘米左右的丁备用。再将萝卜洗净,切成0.3厘米厚的片。把草果、陈皮、良姜、革拨装烧沙布袋内,胡椒拍破,葱切成段,姜洗净拍碎。最后将羊肉丁和盛药布袋置于砂锅中注入情水,放入姜葱,先用沸水烧沸后,撇去浮沫,改用小火煨2—3小时,至肉熟烂,捞出药袋,除去姜葱,调味即成。

    效用说明:温中补虚,散寒止痛。适宜于脾胃虚寒而引起的脘腹冷痛、呕吐、腹泻等症。


    枇杷叶粥

    主要原料:枇杷叶约15克(鲜60克),粳米约100克,冰糖少许。

    制作方法:先将批把叶用布包入煎,取浓汁后去渣,或将新鲜枇杷叶刷去叶背面的绒毛,切细后煎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成后人冰糖成稀薄粥。

    效用说明:清肺、化痰、止咳、降气。适宜于肺热咳嗽、咳吐黄色浓性痰或咳血、衄血以及胃热呕吐呃逆等。


    橘皮粥

    主要原料:橘皮20克(鲜者30克),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橘皮煎取药汁、去渣,然后加入粳米煮熟。或将橘皮晒干,研为细未,每次用3—5克调入已煮沸的稀粥中,再同煮为粥。

    效用说明:顺气健胃,化痰止咳。适宜于脾胃气滞、院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咳嗽多痰、胸膈满闷等症。


    止咳梨膏糖

    主要原料:鸭梨1000克,茯苓、制半夏、川贝母、杏仁、前胡各30克,百部50克,款冬花20克,生甘草10克,白糖700克。

    制作方法:鸭梨洗净切碎,与其它各药同放人铝锅内,加水适量煎煮。每20分钟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4次,将4次煎液合并。再以文火煎煮浓缩,至煎煮液较稠厚时,加白糖500克、调匀,继续煎熬至用铲挑起即成丝状而不粘手时停火。趁热将糖倒在表面涂过食油的大搪瓷盘中。稍冷后,分割成若干小块,外撒白糖即成。

    效用说明:情热润燥,止咳平喘。适宜于肺热型外感、支气管炎咳嗽、咳嗽多黄痰、口渴等症。


    生津和胃饮

    主要原料:大梨3个,藕1支,荷梗1米,橘络3克,甘草2.4克,生姜3片,莲子心10根。元参6克。

    制作方法:梨、藕及姜分别去皮捣汁,荷梗切碎,元参切片,与橘络、甘草、莲心一起,加水共煎30分钟,待温,滤过药汁,与梨、藕、姜汁混合。

    效用说明:清热上咳,生津和胃。适宜于肺燥引起的咳嗽,胃燥伤津液而引起的咽干、反胃呕逆等症。


    水晶桃

    主要原料:核桃仁500克,柿霜饼500克。

    制作方法:先将核桃仁煮熟,再与柿霜饼同装入瓷器内上展蒸烂,使之融化为一,凉后成冻。

    效用说明:补益肺肾,止咳平喘。因肺肾两虚而引起的干咳、气短喘息、腰膝酸痛。四肢无力等症,皆可食用。


    山楂核桃饮

    主要原料:核桃仁150克,山檀50克,白糖200克。

    制作方法:将核桃仁加水少许,制成茸浆,鱼适量凉开水调成稀浆汁备用。

    将山植去核、切片,加50克水煎煮30分钟,过滤后以同样条件煎煮一次,再把山檀汁合在一起,放置火上,加入白糖搅拌,待溶化后倒入核桃仁浆汁内,边倒边搅匀,烧至微沸即可。

    效用说明:补肺肾,润肠燥,消食积。适宜于肺虚咳嗽、气喘、腰痛、便于、食积、血滞经少及腹痛等症。也可作为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及老年便秘等患者的保健饮汁。


    杏梨饮

    主要原料:杏仁10克(去皮研碎),鸭梨1个,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特鸭梨切块去核,与杏仁同煮,梨熟加冰糖少许。

    效用说明:清热润肺。由肺燥引起的咳喘症,可辅食此饮。


    糖卷果

    主要原料:红枣(去核)500克,生山药(去皮)1000克,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枣掰块、洗净,再将山药去皮后切成如枣块大小,用白面少许拌合,蒸熟后用净水纱布包做成长条状,冷后切成块,用花生油炸焦,再熬红糖拌炒即成。

    效用说明:补益脾肺。适宜于属脾气阴不足而引起的咳嗽、乏力,动则喘息、自汗,大便溏软等症。


    川贝江米梨

    主要原料:鸭梨2个约400克,川贝母6克,江米100克,熟猪油10克,白糖150克,桂花卤3克,湿淀粉少许。

    制作方法:将川贝母研成细未,鸭梨去皮去核,把川贝母装入梨内,放入碗中。江米淘洗干净,加清水匕展蒸烂后,加白糖、桂花卤和熟猪油并拌匀。

    把拌好的江米饭放入盛梨的碗内,用油纸封住碗口,上展蒸烂(1小时),取下扣入盘中。再将锅中放入清水,加入白糖100克,汤开后用调稀湿淀粉匀成流芡,浇在江米梨上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虚劳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急、慢性气管炎及老年性咳喘等症。


    蜜汁鸭梨

    主要原料:鸭梨2个(约300克),蜂蜜25克,青梅15克,京糕15克,香油10克,白糖100克,香精1滴。

    制作方法:将梨洗净剥皮,切成4片,去梨核,再切滚刀块,放入开水内稍烫捞出。青梅、京糕切筷头方丁。锅内放香油和糖炒成金黄色,加水、蜂蜜烧开后,放入鸭梨,用微火煮至梨烂。捞出放盘内,撒上配料丁,将锅内的蜜汁加香精,浇在梨上即成。

    效用说明:养阴清热,润肺止咳。适宜于阴虚肺燥的咳嗽,咽干声音嘶哑及热症后期的口干、烦热等症。


    杏仁粥

    主要原料:甜杏仁50个,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杏仁去皮尖,米洗净,将二物加水煮熟成粥。

    效用说明:润肺止咳,润肠通便。适宜于肺虚热燥,咳喘逆症。老人或产后肠燥便秘者也可食用。


    杏仁豆腐

    主要原料:甜杏仁120克,大米30克,白糖240克。

    制作方法:甜杏仁用开水略泡片刻,剥去外面红衣,洗净,剥成粒,用冷水泡上,大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泡上。把杏仁和大米捞在一起,加入650克清水,磨成浆,过滤去渣,锅置火上,加入500克清水,加白糖,待糖溶化后,将杏仁浆慢慢倒入锅内,随倒随搅(以防糊锅),全部搅成浓汁,不要大开锅,以免起沫,熟后盛入碗内即成。

    效用说明:止咳定喘,润肠通便。适宜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等患者食用。也可作为癌症病人的辅助食疗。


    三耳汤

    主要原料:银耳10克,辉木耳10克,侧耳(干品)10克,冰糖30克。

    制作方法:先将银耳、黑木耳、侧耳泡发,洗净,放入碗内,加冰糖和水适量。上展蒸1小时,待熟透后即成。

    可分次或一次食用,每天2次。

    效用说明:滋阴朴肾润肺,适宜于肾阴虚的血管硬化,高血压、眼底出血、肺阴虚的咳嗽,喘息等症。


    益寿银耳汤

    主要原料:干银耳15克,枸杞子15克,龙眼肉15克,冰糖150克。

    制作方法:将银耳泡涨,去根洗净,用开水氽一下,用清水泡后上屉蒸熟。

    枸杞子用小碗上展蒸熟,龙眼肉切丁。取一洁净碗加清水1500克,置火上烧沸,加入冰糖使其溶化,下入银耳、枸杞子、龙眼肉,煮沸片刻,分别装在碗内。

    补肾滋身,养阴润肺。对肺阴不足的于咳、噪咳,虚劳久咳,热病后的津伤口渴、肠燥便秘、虚烦不眠等症,食用相宜。也可作为高血压、神经衰弱、年老体衰及病后、产后身虚者的滋补膳食。


    清汤银耳

    主要原料:干银耳25克,情汤1000克,香菜60克,精盐、料酒、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银耳用温水泡开,去根洗净,在开水锅中永透,捞出去掉水分。锅中放人清汤,加料酒,精盐和味精,把银耳放入汤内烧开,去浮沫,盛入大汤碗中。食前加适量香菜未。

    效用说明:适宜于肺虚干咳、痰中带血、便于下血、久病及热病后体虚气弱、食欲不振等症。


    紫云三仙

    主要原料:水发香菇60克,豆腐皮3张,冬笋150克,荸荠50克,面粉10克,五香粉0.3克,菜油300克,嫩姜10克,味精1克,酱油10克,香菜适量。

    制作方法:香菇去蒂洗净,切成长3厘米、宽0.3厘米的细条,冬笋切成宽0.3厘米的条状,荸荠去皮切片后再切成条,嫩姜切细丝,面粉放在碗中,加清水150克、酱抽3克、味精1克、苏打粉搅匀成面糊。炒锅加入菜油10克,烧热,下香菇井稍加入酱油、五香粉、味精少量拌匀,取出备用。将豆腐皮切成7厘米长、3厘米宽的小张,每次取豆腐皮一张放上香菇、冬笋、荸荠、嫩姜各一条,排列整齐,然后卷实,合口处先用面粉糊粘合,再将整个卷子放入面粉糊中蘸匀。将炒锅置于人上,下菜油烧至八成热下卷子生坯,炸至酥脆,倒进漏勺沥去油,趁热配些香菜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化痰、消积,适宜于温病消渴、黄疸、热淋、痞积、目赤、咽喉肿痛等症。


    山药汤

    主要原料:山药200克,粟米250克,杏仁500克(去皮尖),酥油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粟米炒熟研面,再将杏仁炒熟研碎,二物拌匀。另将山药煮熟,去皮做泥。用滚开水冲调杏米面20克成汤,放入山药(量随意)及酥油调匀。亦可加糖少许。

    效用说明:补虚益气,温中润肺,凡肺、脾两虚之久咳喘病,而又无寒热之邪相夹者,可辅饮此汤。


    宁咳定喘饮

    主要原料:生怀山药50克,甘蔗自然汁30克,酸石榴自然汁18克,生鸡蛋黄4个。

    制作方法:先将山药煎取清汤一大碗,再将两汁及生鸡蛋黄调人,分3次温服,不可过热,过热则鸡蛋黄熟而效大减。

    效用说明:润肺止咳,收涩益阴。凡因津液重伤而致肺燥的干咳不止,缠绵不愈,渐至咳喘并发,口干舌燥者,皆可饮用。


    芡实粥

    主要原料:芡实100克(打碎),胡桃肉20克(连皮研碎),红枣20个(泡后去皮、去核),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荧实、胡桃肉、红枣按常法煮粥,可适当加糖。

    效用说明:主治脾肾虚损,肾不纳气的虚喘。对老年虚喘最宜。


    荠菜粥

    主要原料:荠菜头200克,白米50克。

    制作方法:荠菜头切成小片,同米煮粥。

    通肺利隔,下气消痰。凡因寒饮阻遏肺胃而引起的咳逆上气、胸膈满闷、痰涎壅盛等症,可辅食此粥。


    鱼香离笋丝

    主要原料:莴笋500克,蒜未姜未各2克,泡辣椒1个(切细),葱10克,水淀粉6克,植物油20克,清汤100克,盐6克。

    制作方法:先将寓笋去皮、洗净,切成丝用盐拌匀。锅中加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姜、蒜、泡辣椒、葱,炒出香味后下荡笋至断生,加清汤,勾水淀粉拌匀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化痰,利气宽胸。熟食对胸膈烦热、咳嗽痰多、二便不利、乳汁不通及尿血者,均有较好的辅助食疗作用。


    杏霜汤

    主要原料:粟米(炒熟研面)500克,杏仁(去皮尖炒熟研碎)100克,炒盐适量。

    制作方法:将三物拌匀,开水冲食时亦可加入酥油少许。

    效用说明:利肺止咳。凡属肺气失其肃降而引起的咳嗽喘息,久成瘤疾者,可辅饮此汤。


    玉参焖鸭

    主要原料:鸭子1只,玉竹20克,沙参20克,精盐、料酒各10克,葱15克,姜10克,鸡汤150克,鸡油75克,淀粉少许,味精、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玉竹、沙参甲水洗净、切片,混合后用水煮提取玉竹、沙参浓缩汁40克。将鸭子从背部劈开洗净,鸭腹向下放在瓷盆内,加入盐5克,料酒、葱各5克,上展蒸1小时左右取出。再将鸭子对脯向下放入锅内,加原汤、鸡汤、王竹、沙参浓缩汁及调料,上火焖5分钟,取出后向上扣在圆盘内。最后将汤用鸡油加淀粉勾成汁,浇在鸭子上即成。

    效用说明:补肺润阴。适宜于肺阴咳喘、糖尿病和胃阴虚的慢性胃炎、津亏肠燥引起的大便秘结等症。


    虫草鹌鹑

    主要原料:鹌鹑6只,虫草12条,精盐3克,葱、姜各8克,鸡汤300克,味精、胡椒粉适量。

    制作方法:虫草用温水洗净,鹌鹑除去内脏、头、爪,洗净,再放入沸水里氽约1分钟,捞出晾凉。姜切片,葱切段。将每只鹌鹑的腹内放人虫草2条,然后逐只用线缠紧摆放在砂锅内,鸡汤用盐和胡椒粉调好倒入砂锅内,用湿棉纸封口,上展蒸40分钟,取出砂锅,揭去棉纸即成。

    效用说明:益肺肾,培中运啤。适宜于肺虚或肺肾两虚的咳嗽气短、劳嗽痰血、腰膝酸痛以及病后虚弱、神倦少食等症。


    凉拌蜇头

    主要原料:海蛰头150克,水泡海米5克,白菜心100克,香菜茎少许,酸辣汁适量。

    制作方法:将蛰头洗净,用佛水烫一下捞出,用冷水洗一遍,切成片,再用冷水浸泡3小时(中间换水洗几遍)。白菜心切丝,香菜茎烫后,切段。

    将白菜心装盘,把蜇头沥干,盖在白菜上面(形如馒头),撒上海米、香菜段,浇上酸辣汁即成。

    效用说明:清热化痰,生食能清痰火,润肠燥。适宜于肺热痰壅、咳嗽痰多、喘急胀满、大便燥结等患者作为辅助食疗。


    益脾饼

    主要原料:生芡实100克,制半夏25克,陈皮12克,茯苓12克,生鸡胗皮25克,黑芝麻30克,熟枣肉200克,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生荧实、制半夏、陈皮、茯苓、生鸡胗皮及黑芝麻研成细粉,与熟枣肉拌匀,添加适量白砂糖,制成饼,上屉蒸熟。

    效用说明:止咳平喘。


    杏仁蒸肉

    主要原料:猪五花肉(带皮)500克,甜杏仁20克,冰糖30克,酱油40克,料酒30克,葱段、姜块各6克,熟猪油15克,精盐。味精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猪肉洗净,切成2.5厘米见方的肉块。杏仁用开水泡透,去掉外皮,装丧纱布袋中。再将锅放在旺火上,倒人猪油,加冰糖15克,炒成深红色,再放人肉块一起翻炒。当肉块呈红色时,即下葱段、姜块、酱油、料酒、清水(要浸没肉块)和装杏仁的布袋。待汤开后,倒丧砂锅内,放在微火上炖,并要随时翻动,勿使糊底。待肉块炖到六七成熟时,放入剩下的冰糖。炖到九成熟时将杏仁取出,去掉布袋,将杏仁平铺在碗底,把炖好的肉块(皮朝下)摆在杏仁上倒入一些原汤,上展蒸到十成熟后取出,扣在盘里。然后将剩下的原汤烧开,加入湿淀粉勾成粘汁,浇在肉上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慢性喘咳者,老年便秘者也可常食。


    白果鸡丁

    主要原料:嫩鸡肉350克,白果100克,青、红椒各1个,蛋清2个,精盐5克,料酒5克,湿淀粉25克,葱段10克,清汤50克,香油5克,植物油500克(实耗75克),味精、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鸡肉切成1厘米大小的丁,全部放进已调好的蛋清中,并加酱油与淀粉拌腌30分钟以上,将白果一剖四半,青、红椒分别切成小方块。

    再将油烧七成热,投下白果丁,以慢火炸成金黄色,不停地铲动,3分钟后捞出。待锅中油七八成热时,将鸡丁放入,用勺划散,熟后捞出,将油沥去。

    再用净锅爆炒葱、姜、青椒等,尔后将鸡丁及白果丁下锅用大人炒匀,加调味品,翻炒几下即成。

    效用说明:适宜于老年体虚湿重的久咳、痰多、气喘、小便频数,以及妇女脾肾亏虚、浊湿下注、带下量多、质稀等症,对于老年性慢性气管炎、肺心病、肺气肿及带下症恿者,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杭菊糖茶

    主要原料: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代茶频饮。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发热患者。


    江米粥

    主要原料:江米50克,白糖适量。

    制作方法:江米淘洗干净,熬制成粥,加白糖适量。以早晨食用为宜。

    效用说明:补肺益气,清热止咳。适宜于肺虚表热而引起的咳嗽少痰、发热多汗及消渴者食用。


    牛蒡粥

    主要原料:粳米约50克,牛蒡根30克。

    制作方法:先取牛蒡根研滤取汁100克,再煮米做粥,临熟兑入牛蒡根汁即可。

    效用说明:宣肺清热,利咽散结。凡因肺胃虚热、复感外邪而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吐痰下爽或儿童麻疹因热壅而未透者,皆可辅食此粥。


    阿胶粥

    主要原料:糯米30克,杏仁10克,阿胶15克,马兜铃10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水适量先煎杏仁、马兜铃,去渣取汁同糯米煮成粥。阿胶化为汁,兑入粥内,加冰糖服用。

    效用说明:为治疗肺虚火盛、咳嗽气喘的传统方剂。


    葱豉汤

    主要原料:连须葱白30克,淡豆鼓10克,生姜3片,黄酒约30克。

    制作方法:将连须葱白、淡豆政、生姜加水500克煎煮后,再加黄酒30克煎煮,服后盖被出汗。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寒感冒、头痛无汗、心烦者。


    香薷饮

    主要原料:香薷30克,厚朴10克,炒白扁豆20克。

    制作方法:将各药捣碎,煎煮30分钟,去渣温服。

    效用说明:本方可解表,还有化湿滞和肠胃的作用。


    桑叶菊花饮

    主要原料:桑叶、菊花、薄荷、甘草各10克。

    制作方法:将各药混合后用滚水冲泡,代茶频服。

    效用说明:对风热型感冒,药力甚久,效果更佳。


    蜜糖银花露

    主要原料:银花30克,白蜂蜜30克。

    制作方法:将银花加水500克煎汁去渣,冷却后加白蜂蜜,调匀即可。

    效用说明:对预防流感,治疗肺燥咳嗽有良好的效果。


    菜根红糖饮

    主要原料:白菜茎根1块,生姜3片,红糖60克。

    制作方法:将白菜根洗净与姜、糖同煮,热饮,饮后避风寒。

    效用说明:解表散风寒。适宜于因外感风寒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无汗、欲呕等症。


    罗汉果饮

    主要原料:罗汉果20克。

    制作方法:罗汉果置瓷杯内,加开水300克,盖严,闷约30分钟。

    效用说明:清热凉血、止咳化痰、润肺滋肠,是伤风感冒、咳嗽多痰、胃热便秘、慢性气管炎等症的良好食疗饮料。


    发汗鼓粥

    主要原料:淡豆鼓20克,荆芥6克,麻黄之克,葛根30克,山栀3克,生石膏未90克,生姜3片,葱白2根,粳米100克。

    制作方法:先将各药同人砂锅煎什(煎沸后再煎约10分钟即可),去渣,放烧粳米,同煮为稀薄粥。

    效用说明:发汗、清热,适宜于感冒引起的高热不退、肺热喘急、头痛、无汗、烦燥、失眠、咽干口渴以及病毒性感染所引起的高热无汗病人。


    姜苏饮

    主要原料:生姜15克,紫苏叶10克,红糖20克。

    制作方法:将生姜、紫苏叶放人砂锅或搪瓷杯,加水约500克,煮沸入红糖趁热服。

    效用说明:对风寒感冒,有恶心、呕吐、胃痛、腹胀者有效,特别对肠胃型感冒、孕妇感冒最宜。


    姜糖葱白饮

    主要原料:生姜片15克,葱白长3厘米3段,红糖20克。

    制作方法:将生姜片,葱白加水约300克,煮沸加红糖,趁热一次服下,盖被出微汗。

    效用说明:适宜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等症。


    银花簿荷饮

    主要原料: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白精适量。

    制作方法: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克,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

    效用说明:对风热型发热较重的感冒有明显效果,对温病初起、高热烦渴患者最宜。


    葱豉粥

    主要原料:白米50克,葱白3寸段,豆鼓10克。

    制作方法:煮米做粥,将熟放入葱、豉煮沸。

    效用说明:发汗、解热。可用此粥治疗一般的伤风感冒。


    神仙粥

    主要原料:生姜5克,连须葱白7根,糯米100克,米醋约15克。

    制作方法:将糯米淘净后与生姜入砂锅内煮一二沸,再放进葱白,待粥将成时,加入米醋,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发散风寒。适宜于风寒感冒、头疼、发热、畏寒、周身酸痛、鼻塞流涕、咳嗽喷嚏以及胃寒、恶呕、不思饮食等症。


    紫苏粥

    主要原料:粳米500克,紫苏叶约15克。

    制作方法:先以粳米煮稀粥,粥成放入紫苏叶,稍煮即可。

    效用说明:适宜于感冒风寒,兼咳嗽、胸闷不适者。


    葱白粥

    主要原料:粳米约50克,葱白3寸段。

    制作方法:煮粳米做粥,临熟加入葱白。

    效用说明:解表散寒。凡因风寒侵表而引起的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无汗体痛等症者,热食得汗则愈。


    干葛粥

    主要原料:粳米60克,干葛30克。

    制作方法:先以水1500克煮干葛取汁去渣,用汁煮米做粥。

    效用说明:退热解肌,透疹止泻。凡因外感伤风及肌胰出现发热重、口渴、无汗、兼见大便溏泻,或儿童麻疹之初期,皆可辅食此粥。


    生姜粥

    主要原料:粳米50克,生姜5片,连须葱数根,米醋适量。

    制作方法:用砂锅煮米做粥,生姜捣烂与米同煮,粥将熟时放入葱、醋。

    效用说明:解表散热,温胃止呕。适宜于外感风寒暑湿之邪而引起的头痛、身痛、恶寒、无汗、呕逆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