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保健》药膳食疗摘录


《茶饮保健》药膳食疗摘录

毛嘉陵;1978年9月~1983年7月在成都中医学院医学系读大学。1983年在成都中医学院大学本科毕业后留校工作。1985年2月在四川发起创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医药信息报》,该报为中国最早的中医药专业媒体之一,曾任该报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


    荆石茶

    原料:荆芥5g、石膏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表。

    用途:风热头痛。

    来源:《永类钤方》。


    清肝茶

    原料:黄连0.3g、栀子3g、胆草3g、菊花3g、决明子2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明目。

    用途:肝经郁热所致目赤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酱明茶

    原料:败酱5g、草决明3g、荆芥3g、木贼草3g、白蒺藜3g、花茶5g。

    用法:用败酱、草决明、荆芥、木贼草、白蒺藜的煎煮液35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明目。

    用途:赤眼;障痛;胬肉攀睛。

    来源:《硕虎斋省医语》。


    败酱冰茶

    原料:败酱10g、冰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赤白痢疾。

    来源:传统药茶方。


    败酱秦皮茶

    原料:败酱5g、秦皮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脓血便;结肠炎;盆腔炎;白血病合并感染属血分有热者。

    来源:传统药茶方。


    败薏茶

    原料:败酱5g、薏苡仁3g、红藤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煎煮沸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消痈。

    用途:肠痈;肝痈;肺痈;急性胰腺炎;急慢性盆腔炎;肝经郁热之痛经;肝硬化并发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清金芩冬茶

    原料:酒芩2g、麦冬3g、元参3g、桔梗2g、生甘草1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养阴。

    用途:牙龈浮肿;咽喉疼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清热栀连茶

    原料:酒连0.3g、栀子3g、生地3g、木通3g、大黄0.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泻胃热。

    用途:胃热牙龈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芦荟星茶

    原料:芦荟0.3g、胆南星2g、天竺黄3g、甘草3g。

    用法:用胆南星、天竺黄的煎煮液250冲泡芦荟、甘草后饮用,冲饮至味淡。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涤痰镇惊。

    用途:小儿急惊风。

    来源:《本草切要》。


    芦荟夏术茶

    原料:芦荟0.3g、半夏3g、白术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痫。

    用途:癫痫。

    来源:《本草切要》。


    芦君茶

    原料:芦荟0.3g、使君子3g、绿茶3g。

    用法:用使君子的煎煮液250冲泡荟芦、绿茶。

    功能:清泻积热。

    用途:小儿脾疳。

    来源:《儒门事亲》。


    败酱茶

    原料:败酱10g、绿茶5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破瘀。

    用途:痈肿;浮肿;赤白带下;目赤肿痛;吐血;疮疥。

    来源:《日华子本草》。


    败酱归芍茶

    原料:败酱5g、当归3g、白芍3g、续断3g、生地3g、红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败酱、当归、白芍、续断、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红茶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用300ml开水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养血生新。

    用途:产后恶露不止。

    来源:《外台》。


    酱归茶

    原料:败酱5g、当归3g、白芍3g、桂心3g、花茶5g。

    用法:用败酱、当归、白芍、桂心的煎液30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瘀止痛。

    用途:产后腰痛。

    来源:《广济方》


    菇耳茶

    原料:山慈菇1g、苍耳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痈疽疔肿;恶疮;黄疸。

    来源:《乾坤生意》。


    菇淡茶

    原料:山慈菇1g、淡菜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利咽。

    用途:慢性咽炎;口臭。

    来源:传统药茶方。


    土茯苓茶

    原料:土茯苓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除湿,利关节。

    用途:恶疮痈肿;淋浊;梅毒;筋骨挛痛;瘰疬。

    来源:《本草纲目》。


    土苓芎茶

    原料:土茯苓5g、川芎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除湿,祛风止痛。

    用途:热毒所致头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土苓茅根茶

    原料:土茯苓3g、白茅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通络。

    用途:慢性肾炎蛋白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芦荟茶

    原料:芦荟0.5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便;泻下。

    用途:热结便秘;目赤牙肿,惊痫。

    来源:《本草再新》。


    青黛柏茶

    原料:青黛0.3g、黄柏1g、细辛0.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口腔粘膜溃疡;咽喉肿痛;扁桃体炎。

    来源:《圣惠方》。


    青黛矾茶

    原料:青黛0.3g、白矾0.1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

    功能:清肝凉血解毒。

    用途:乙肝阳黄、阴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马齿苋茶。

    原料:马齿苋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散血消肿;抗菌。

    用途:热痢;血淋;痈肿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苋英茶

    原料:马齿苋5g、蒲公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菌痢;疮疡;淋巴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苋羌茶

    原料:马齿苋5g、羌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火解毒。

    用途:结核;瘰疬。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慈菇茶

    原料:山慈菇2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化痰,消肿。

    用途:痈疡肿毒;咽喉痹痛。

    来源:《滇南本草》。


    白薇贝茶

    原料:白薇5g、贝母3g、百部3g、款冬花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茶饮。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肺通滞。

    用途:肺实壅塞、不知香臭。

    来源:《普济方》。


    白薇冬茶

    原料:白薇5g、天冬3g、桔梗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消核。

    用途:瘰疬痰核;皮肤肿块。

    来源:传统药茶方。


    青黛茶

    原料:青黛0.5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抗菌。

    用途:发烧;惊痫;热疮恶肿;斑疹;吐血;咯血。

    来源:《开宝本草》。


    青黛贝茶

    原料:青黛0.3g、贝母3g、瓜蒌仁3g、海石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贝母、瓜蒌仁、海石至水沸后,冲泡青黛、绿茶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肺祛痰。

    用途:肺热咳嗽有热痰。

    来源:《证因脉治》。


    青黛四物茶

    原料:青黛0.3g、当归3g、生地3g、白芍3g、川芎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当归、生地、白芍、川芎至水沸后,冲泡青黛、花茶即可。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养血,祛风镇惊。

    用途:产后发狂、烦乱。

    来源:《摘元方》。


    青黛姜茶

    原料:青黛0.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1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郁热,调脾胃。

    用途:胃脘痛久、郁结生热。

    来源:《医学正传》。


    半支甘茶

    原料:半支莲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润喉。

    用途: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半支薄荷草

    原料:半支莲5g、薄荷3g、甘草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

    用途:咽喉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薇茶

    原料:白薇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

    用途:风温灼热多眠;热淋;遗尿,肺热咳嗽。

    来源:《本草纲目》。


    白薇地骨茶

    原料:白薇5g、地骨皮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退虚热。

    用途:阴虚盗汗、身发低烧不退。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薇车前茶

    原料:白薇5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频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尿路感染尿频尿急尿痛。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薇芍茶

    原料:白薇5g、白芍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遗尿。

    用途:妇女遗尿失禁。

    来源:《千金方》。


    茅葛茶

    原料:白茅根5g、葛根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生津。

    用途:外感热病、烦渴盛。

    来源:《小品方》。


    二根茶

    原料:白茅根5g、芦根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生津止呕。

    用途:胃反恶心、食即吐出、上气。

    来源:《千金方》。


    茅姜茶

    原料:白茅根5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温中。

    用途:劳伤溺血。

    来源:《本草纲目》。


    白茅车前茶

    原料:白茅根5g、车前草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利尿。

    用途:血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茅膝地茶

    原料:白茅根5g、牛膝3g、生地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白茅根、牛膝、生地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凉血、活血通经。

    用途:血热经闭。

    来源:《本草经疏》。


    半支莲茶

    原料:半支莲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咽喉肿痛;湿疮。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草生地茶

    原料:紫草2g、生地3g、茯苓3g、麦冬3g、白果1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煮紫草、生地、茯苓、麦冬、白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凉血止血。

    用途:吐血、衄血;皮肤斑疹。

    来源:《方脉正宗》。


    紫草茵茶

    原料:紫草2g、茵陈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泡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湿退黄。

    用途:阳热黄疸;肝炎。

    来源:《本草切要》。


    紫虎茶

    原料:紫草2g、虎杖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活血祛风。

    用途:阳黄;表面抗原阳性。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胆茶

    原料:紫草2g、胆草3g、槟榔3g、虎杖3g、露蜂房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紫草、胆草、槟榔、虎杖、露蜂房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肝除湿退黄。

    用途:乙肝;阳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白茅根茶

    原料:白茅根10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泡饮,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止血利尿;抗菌。

    用途:血淋、尿赤灼痛;肺热咳喘、吐血;水肿;黄疸。

    来源:《滇南本草》。


    如神茶

    原料:白茅根5g、桑白皮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泻肺热。

    用途:肺热咳喘。

    来源:《圣惠方》。


    紫蝉茶

    原料:紫草2g、蝉蜕3g、当归3g、西河柳3g、牛蒡子3g、绿茶5g。

    用法:将以上诸药用400ml水煮开后,冲泡绿茶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消斑。

    用途:过敏性紫癜。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海茶

    原料:紫草2g、海螵蛸3g、茜草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紫草、海螵蛸、茜草的煎煮液300ml,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凉血消斑。

    用途: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黄茶

    原料:紫草2g、黄连0.3g、黄柏0.5g、漏芦3g、赤小豆3g、绿茶5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紫草、黄连、黄柏、漏芦、赤小豆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解毒除湿。

    用途:热疮;痈疡;皮肤搔痒。

    来源:《仁斋直指方》。


    紫芷茶

    原料:紫草2g、白芷3g、归尾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紫草、白芷、归尾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草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小儿胎毒、遍身搔痒;疮痈。

    来源:《疡医大全》。


    紫栝茶

    原料:紫草2g、栝蒌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闭。

    用途:痈疽便闭。

    来源:《仁斋直指方》。


    紫翘茶

    原料:紫草2g、连翘3g、车前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止淋。

    用途:血淋。

    来源:《证治准绳》。


    天葵子茶

    原料:天葵子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用途:痈疽;乳痈;乳房包块;淋浊带下。

    来源:《滇南本草》。


    天葵贝茶

    原料:天葵子5g、贝母3g、煅牡蛎3g、桔梗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350ml水煎煮天葵子、贝母、煅牡蛎、桔梗至水沸后10分钟,冲泡甘草、绿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肿,软坚化痰。

    用途:瘰疬痰核。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草茶

    原料:紫草2g、绿茶。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抗菌抗肿瘤。

    用途:湿疹、黄疸;痈疡;血痢;淋浊;热结便秘;血尿。

    来源:传统药茶方。


    紫钩茶

    原料:紫草2g、钩藤3g、花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斑。

    用途:小儿斑疹。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论》。


    紫陈茶

    原料:紫草2g、陈皮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消斑。

    用途:疮疹初出。

    来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


    紫甘茶

    原料:紫草2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预防麻疹。

    来源:传统药茶方。


    漏荆茶

    原料:漏芦5g、荆芥3g、白藓皮3g、牛膝3g、当归3g、花茶5g。

    用法:将漏芦、荆芥、白藓皮、牛膝、当归用250ml水煎煮开后,冲泡花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祛风止痒。

    用途:皮肤搔痒,阴疹;风毒疮疥;头屑多而痒。

    来源:《本草汇言》。


    漏蓝茶

    原料:漏芦5g、板蓝根3g、牛蒡子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流行性腮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漏龙茶

    原料:漏芦5g、地龙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漏芦、地龙的煎煮液250冲泡生姜、绿茶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络止痛。

    用途:筋脉拘挛、骨节疼痛。

    来源:《圣济总录》。


    漏艾茶

    原料:漏芦5g、艾叶3g、茉莉花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解毒止痢。

    用途:冷劳泄痢;产妇带下。

    来源:《圣济总录》。


    漏归茶

    原料:漏芦5g、当归3g、红花3g、枳壳3g、茯苓3g、茉莉花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当归、红花、枳壳、茯苓至水沸后,冲泡茉莉花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调经。

    用途:妇女月经不调。

    来源:《圣济总录》。


    漏鱼茶

    原料:漏芦5g、鱼腥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

    用途:肺痈、咳嗽痰稠;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沥姜星茶

    原料:竹沥5g、生姜3g、胆南星1g、红茶3g、白糖1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以上诸料至水沸后泡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镇惊。

    用途:小儿惊风、四肢抽搐。

    来源:《全幼心鉴》。


    竹沥姜茶

    原料:竹沥5g、生姜3g、绿茶3g、白糖10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辛通滑利,化痰开窍。

    用途:中风闭证痰壅塞、肢麻木;癫痫。

    来源:传统药茶方。


    漏芦茶

    原料:漏芦5g、绿茶3g。

    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强心,降压。

    用途:发热;乳痈;目赤;尿血;高血压。

    来源:《日华子本草》。


    漏芪茶

    原料:漏芦5g、黄芪3g、连翘3g、大黄0.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黄芪、连翘、大黄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后即可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解毒祛脓。

    用途:痈疽疮疡;急性炎症。

    来源:传统药茶方。


    漏蒌茶

    原料:漏芦5g、瓜蒌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通络。

    用途:产妇乳汁壅滞不通;乳房胀痛;乳房痈肿。

    来源:《和剂局方》。


    漏银茶

    原料:漏芦5g、金银花3g、贝母3g、夏枯草3g、甘草3g、绿茶5g。

    用法:用400ml水煎煮漏芦、金银花、贝母、夏枯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

    功能:清热祛脓,生肌止痛。

    用途:瘰疬;痈疽疮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甘茶

    原料:竹叶5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饮用。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薄荷茶

    原料:竹叶5g、薄荷3g、冰糖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暑润喉。

    用途:夏季炎热时作饮料。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沥茶

    原料:竹沥10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滑痰,镇惊利窍。

    用途:中风痰迷;热病烦渴、惊风;肺热壅盛痰稠黄。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沥清茶

    原料:竹沥15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驱风。

    用途:中风口噤不知人;小便次数多。

    来源:《千金方》、《肘后方》。


    竹沥葛茶

    原料:竹沥5g、葛根3g、生姜3g、花茶3g。

    用法:用竹沥、葛根、生姜的煎煮液250ml,冲泡花茶5~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风痱四肢不收;热病心神恍惚。

    来源:《千金方》。


    竹沥茯苓茶

    原料:竹沥5g、茯苓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镇惊。

    用途:妊娠烦燥。

    来源:《梅师集验方》。


    冰竹茶

    原料:竹叶5g、绿茶3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热病口渴、小便赤热。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苓石茶

    原料:竹叶5g、茯苓3g、石膏3g、小麦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前四味药至水沸后,冲泡绿茶。也可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渴。

    用途:热渴、口臭。

    来源:《外台秘要方》。


    竹叶石参茶

    原料:竹叶5g、石膏3g、人参3g、麦冬3g、甘草3g、花茶5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叶、石膏、人参、麦冬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5~10分钟后饮用。可加适量蜂蜜。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益气。

    用途:热病后虚弱少气。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茵茶

    原料:竹叶5g、茵陈3g、粳米3g、绿茶3g。

    用法:用250ml水煎煮竹叶、茵陈、粳米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即可。也可直接冲泡。

    功能:清热除湿。

    用途:小儿风热精神恍惚。

    来源:《圣惠方》。


    竹叶葛风茶

    原料:竹叶5g、葛根3g、防风3g、甘草3g、桂枝3g、花茶5g。

    用法:用500ml水煎煮竹叶、葛根、防风、桂枝至水沸后,冲泡甘草、花茶即可。也可用300ml开水直接冲饮。

    功能:解肌,调和营卫。

    用途:产妇发热、头痛、面赤、口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车前茶

    原料:竹叶5g、车前草3g、大枣2枚、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竹叶、车前草、大枣的煎液250ml,冲泡甘草、绿茶。也可直接冲饮。

    功能:清热利尿。

    用途:小便赤热灼痛。

    来源:《奇效良方》。


    山青茶

    原料:山豆根1g、大青叶3g、甘草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

    用途:肺热咳喘。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射茶

    原料:山豆根1g、射干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用途:热毒壅滞之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薄茶

    原料:山豆根1g、薄荷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可加适量白糖。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解毒,利咽。

    用途:外感所致咽喉不适。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冰茶

    原料:山豆根1g、甘草5g、冰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后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利咽。

    用途:咽痛口烦渴。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菊茶

    原料:山豆根1g、菊花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泻火解毒明目。

    用途:咽喉肿痛;目赤红肿流泪。

    来源:传统药茶方。


    竹叶茶

    原料:竹叶5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除烦。

    用途: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尿赤。

    来源:传统药茶方。


    蒲苓茶

    原方:竹茹5g、蒲公英3g、土茯苓2g、绿茶3g。

    用法:用蒲公英、土茯苓的煎煮液250ml,冲泡绿茶饮用。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散滞健胃。

    用途:消化性溃疡。

    来源:传统药茶方。


    大青草河茶

    原方:竹茹5g、大青叶3g、草河车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用。

    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用途:肺炎;肝炎;尿路感染;流感。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豆根茶

    原料:山豆根2g、绿茶5g、白糖10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5~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火解毒,消肿止痛;抗肿瘤。

    用途:牙龈肿痛;肺热咳喘;咽喉肿痛;痔疮;疥癣;蛇虫犬咬伤。

    来源:传统药茶方。


    山黄茶

    原料:山豆根1g、大黄0.3g、升麻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10分钟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泻火。

    用途:热壅咽喉闭塞肿痛或溃疡,口舌生疮。

    来源:《仁斋直指方》。


    山冬茶

    原料:山豆根1g、麦冬3g、射干3g、天花粉3g、甘草5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山豆根、麦冬、射干、天花粉至水沸后,冲泡甘草、绿茶5~10分钟即可。可加适量白糖。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用途:风寒壅遏留连咽喉发肿;口腔溃疡;疮疡。

    来源:《慈幼新书》。


    山紫茶

    原料:山豆根1g、紫苏叶3g、绿茶3g。

    用法:用20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能:清热宣肺。

    用途:咽喉上膈热毒壅滞所致喘痰黄稠;淋巴结发炎。

    来源:《仁斋直指方》。


    竹橘茶

    原料:竹茹5g、橘皮3g、大枣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橘皮、大枣、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10分钟后饮用。也可直接冲泡饮用。

    功能:清热和中止呕。

    用途:热病胃中不适呕吐。

    来源:《金匮要略》。


    竹苓茶

    原料:竹茹5g、茯苓3g、半夏3g、橘皮3g、生姜3g、绿茶3g。

    用法:用300ml水煎煮竹茹、茯苓、半夏、橘皮、生姜至水沸后,冲泡绿茶5~10分钟后即可。也可直接冲泡后饮用。

    功能:清热止呕,运脾除湿。

    用途:妊娠恶阻呕吐。

    来源:《千金方》。